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功率模块介绍 | 第9-11页 |
1.3 功率模块温度场仿真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功率模块散热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4.1 自然对流散热技术 | 第12-14页 |
1.4.2 强制对流散热技术 | 第14-15页 |
1.4.3 液体冷却散热技术 | 第15-16页 |
1.4.4 热电制冷散热技术 | 第16页 |
1.5 散热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2 功率模块损耗计算 | 第18-26页 |
2.1 功率模块损耗计算 | 第18-22页 |
2.1.1 二极管的通态损耗 | 第18-20页 |
2.1.2 IGBT的通态损耗 | 第20页 |
2.1.3 二极管的开通损耗 | 第20-21页 |
2.1.4 二极管的关断损耗 | 第21页 |
2.1.5 IGBT的开通损耗 | 第21页 |
2.1.6 IGBT的关断损耗 | 第21-22页 |
2.2 基于空间插值算法的功率模块损耗计算 | 第22-23页 |
2.3 散热过程分析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热场仿真分析 | 第26-42页 |
3.1 有限元分析法 | 第26页 |
3.2 常用的有限元热仿真分析软件 | 第26-27页 |
3.3 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27-31页 |
3.3.1 建模 | 第27-28页 |
3.3.2 定义各部分材料及设定参数 | 第28-29页 |
3.3.3 网格划分 | 第29页 |
3.3.4 设置边界条件施加载荷 | 第29-30页 |
3.3.5 求解 | 第30-31页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1-41页 |
3.4.1 散热片面积计算 | 第31页 |
3.4.2 不同散热片结构对功率模块散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1-35页 |
3.4.3 不同风速对功率模块散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5-37页 |
3.4.4 不同基板厚度对功率模块散热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7-38页 |
3.4.5 不同导热系数的焊料及导热硅胶对功率模块散热性能的影响 | 第38-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功率模块散热设计 | 第42-48页 |
4.1 散热设计技术背景 | 第42-43页 |
4.2 现有散热设计的不足 | 第43页 |
4.3 散热设计内容 | 第43-47页 |
4.3.1 散热设计详情 | 第44-46页 |
4.3.2 本散热设计的特点 | 第46-47页 |
4.3.3 散热设计的变更形式及其它用途 | 第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功率模块散热设计性能研究 | 第48-60页 |
5.1 散热过程分析 | 第48-49页 |
5.2 实验需要用到的各种装置 | 第49-53页 |
5.3 实验步骤 | 第53-55页 |
5.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9页 |
5.4.1 传统功率模块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 | 第55-56页 |
5.4.2 传统功率模块与新型功率模块实验结果对比 | 第56-57页 |
5.4.3 注入乙醇和注入丙酮后的实验结果对比 | 第57-58页 |
5.4.4 新型功率模块散热设计的优化 | 第58-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结论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