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文献评述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页
    1.5 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第17-18页
    1.6 技术路线图第18页
    1.7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2章 并购相关理论及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构建第19-30页
    2.1 并购动机理论第19-20页
        2.1.1 横向并购相关动机理论第19页
        2.1.2 纵向并购相关动机理论第19-20页
        2.1.3 混合并购相关动机理论第20页
    2.2 并购效率理论第20-21页
        2.2.1 管理协同效应第20页
        2.2.2 经营协同效应第20页
        2.2.3 财务协同效应第20-21页
        2.2.4 技术协同效应第21页
    2.3 并购风险理论第21-24页
        2.3.1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成因第21-22页
        2.3.2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第22-23页
        2.3.3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评估第23-24页
        2.3.4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第24页
    2.4 并购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建第24-29页
        2.4.1 含义的界定第25页
        2.4.2 并购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构成第25-26页
        2.4.3 并购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特征第26-27页
        2.4.4 并购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建立第27-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现状第30-35页
    3.1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环境分析第30-32页
        3.1.1 市场环境第30-31页
        3.1.2 政策环境第31-32页
    3.2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概况第32-34页
        3.2.1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主要事件第32-33页
        3.2.2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的特殊性第33-34页
    3.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第35-48页
    4.1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的流程及财务风险识别第35-36页
    4.2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第36-40页
        4.2.1 定价风险的影响因素第37-38页
        4.2.2 融资风险的影响因素第38-39页
        4.2.3 支付风险的影响因素第39-40页
        4.2.4 整合风险的影响因素第40页
    4.3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0-41页
        4.3.1 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第40-41页
        4.3.2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第41页
    4.4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评估第41-47页
        4.4.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的关键步骤第41-42页
        4.4.2 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第42-44页
        4.4.3 德尔菲法确定指标隶属度函数第44-45页
        4.4.4 并购财务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第45-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实证分析第48-56页
    5.1 收购项目概况第48-49页
        5.1.1 收购双方情况介绍第48页
        5.1.2 收购动机分析第48-49页
        5.1.3 收购过程第49页
    5.2 并购财务风险分析第49-50页
        5.2.1 定价风险分析第49页
        5.2.2 融资风险分析第49页
        5.2.3 支付风险分析第49页
        5.2.4 整合风险分析第49-50页
    5.3 并购财务风险综合评估第50-55页
        5.3.1 综合评价过程第50-54页
        5.3.2 综合评价结果的判断第54-55页
    5.4 结果分析第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6章 煤炭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第56-62页
    6.1 定价风险的防范策略第56-58页
        6.1.1 慎重选择目标企业第56页
        6.1.2 做好尽职调查第56-57页
        6.1.3 审慎评估目标企业价值第57页
        6.1.4 将信号博弈论引入价格谈判第57-58页
    6.2 融资风险的防范策略第58-59页
        6.2.1 合理预测并购资金需求量第58页
        6.2.2 选择最优的资本结构第58-59页
    6.3 支付风险的防范策略第59-60页
        6.3.1 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第59-60页
        6.3.2 合理安排支付时间第60页
        6.3.3 做好支付环节税收筹划工作第60页
    6.4 整合风险的防范策略第60页
        6.4.1 制定整合计划第60页
        6.4.2 重视财务整合,做好税收筹划第60页
    6.5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录 调查问卷第67-72页
致谢第72-73页
导师简介第73-74页
作者简介第74-7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立广东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研究
下一篇:平安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