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6页 |
1.2.1 绿色产业与节能环保行业 | 第12-14页 |
1.2.2 绿色金融 | 第14页 |
1.2.3 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 | 第14-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1 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2 对绿色金融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3 对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研究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在广东设立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21-47页 |
2.1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 第21-24页 |
2.1.1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概况 | 第21-22页 |
2.1.2 广东省节能产业发展情况 | 第22-23页 |
2.1.3 广东省环保产业发展情况 | 第23页 |
2.1.4 广东省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情况 | 第23-24页 |
2.2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4-34页 |
2.2.1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融资现状 | 第24-33页 |
2.2.2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2.3 设立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 | 第34-35页 |
2.3.1 有利于拓宽广东节能环保产业融资渠道 | 第34页 |
2.3.2 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符合节能环保产业投资特征 | 第34-35页 |
2.4 设立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 | 第35-45页 |
2.4.1 资金来源可行性分析 | 第35-37页 |
2.4.2 政策支持可行性分析 | 第37-41页 |
2.4.3 投资收益可行性分析 | 第41-43页 |
2.4.4 经验支持可行性分析 | 第43-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发起阶段设计 | 第47-70页 |
3.1 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 | 第47-58页 |
3.1.1 产业投资基金发起人分析 | 第47-49页 |
3.1.2 现有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发起模式分析 | 第49-51页 |
3.1.3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设计 | 第51-58页 |
3.2 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及设立方式 | 第58-59页 |
3.2.1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方式设计 | 第58-59页 |
3.2.2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方式设计 | 第59页 |
3.3 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的组织形式 | 第59-64页 |
3.3.1 产业投资基金组织形式分析 | 第59-64页 |
3.3.2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设计 | 第64页 |
3.4 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规模及存续周期 | 第64-67页 |
3.4.1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规模设计 | 第64-67页 |
3.4.2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存续期限设计 | 第67页 |
3.5 节能环保产业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和资金托管人 | 第67-68页 |
3.5.1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基金管理人设计 | 第67-68页 |
3.5.2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资金托管人设计 | 第6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四章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运作阶段设计 | 第70-79页 |
4.1 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机制 | 第70-72页 |
4.1.1 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程序 | 第70-71页 |
4.1.2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机制设计 | 第71-72页 |
4.2 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报酬机制 | 第72-73页 |
4.2.1 产业投资基金业绩报酬分析 | 第72-73页 |
4.2.2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业绩报酬设计 | 第73页 |
4.3 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 | 第73-78页 |
4.3.1 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时机选择分析 | 第74页 |
4.3.2 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方式选择分析 | 第74-75页 |
4.3.3 广东省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机制设计 | 第75-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件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