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3 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6页 |
1.3.1 车桥耦合振动研究经典理论 | 第13-14页 |
1.3.2 现代国内外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1.4 曲线公路桥车桥耦合振动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4.1 曲线桥的受力特点 | 第16-17页 |
1.4.2 曲线梁桥车—桥耦合振动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3 车桥耦合振动的主要求解方法 | 第19-20页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曲线桥梁模型与动力学方程建立 | 第22-37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局部坐标下桥梁单元运动方程 | 第22-29页 |
2.2.1 单元质量矩阵 | 第25-27页 |
2.2.2 单元刚度矩阵 | 第27-28页 |
2.2.3 单元阻尼矩阵 | 第28-29页 |
2.2.4 单元等效荷载 | 第29页 |
2.3 整体坐标系下的运动方程 | 第29-32页 |
2.3.1 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变换矩阵 | 第29-31页 |
2.3.2 整体坐标系中单元运动方程 | 第31页 |
2.3.3 桥梁结构整体运动方程 | 第31-32页 |
2.4 逐步积分方法 | 第32-36页 |
2.4.1 逐步积分法的基本概念 | 第33-34页 |
2.4.2 Newmark-β法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车辆模型的建立和路面不平整度模拟 | 第37-51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车辆分析模型 | 第37-39页 |
3.3 车辆运动方程 | 第39-43页 |
3.4 路面不平整度模拟 | 第43-48页 |
3.4.1 路面不平度的表示方法 | 第44-45页 |
3.4.2 路面不平整度实现 | 第45-46页 |
3.4.3 路面不平度实例 | 第46-48页 |
3.5 施加不平度激励后的车辆振动力求解 | 第48-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曲线梁桥车桥耦合方程的建立 | 第51-60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车辆桥梁系统的运动方程 | 第51-53页 |
4.2.1 车辆-桥梁系统的几何耦合关系 | 第51-52页 |
4.2.2 车桥系统的力学耦合关系 | 第52-53页 |
4.2.3 车桥耦合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 | 第53页 |
4.3 车辆桥梁系统运动方程的求解及程序实现 | 第53-55页 |
4.4 瞬态分析验证 | 第55-58页 |
4.5 实桥试验验证 | 第58-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曲线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影响参数分析 | 第60-79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桥梁动力响应及冲击系数 | 第60-61页 |
5.3 单辆汽车荷载作用下桥梁动力响应研究 | 第61-77页 |
5.3.1 路面不平度的影响 | 第61-64页 |
5.3.2 车辆行驶速度的影响 | 第64-66页 |
5.3.3 桥梁阻尼比的影响 | 第66-68页 |
5.3.4 曲率半径的影响 | 第68-70页 |
5.3.5 车辆偏心行驶的影响 | 第70-72页 |
5.3.6 桥梁跨数的影响 | 第72-74页 |
5.3.7 支承类型的影响 | 第74-77页 |
5.4 与规范冲击系数对比 | 第7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1、本文的主要结论和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2、研究展望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