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我国的水环境现状 | 第11页 |
1.1.2 水污染控制方法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 第12-15页 |
1.2.1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概述 | 第12-14页 |
1.2.2 ASM 模型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JHB 工艺和 ASM2D 模型 | 第17-28页 |
2.1 传统 A2/O 工艺 | 第17-21页 |
2.1.1 传统 A2/O 工艺的工作原理 | 第17-19页 |
2.1.2 传统 A2/O 工艺的特点 | 第19页 |
2.1.3 传统 A2/O 工艺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2.2 JHB 工艺 | 第21-22页 |
2.2.1 JHB 工艺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2.2.2 JHB 工艺的特点 | 第22页 |
2.3 ASM2D 活性污泥数学模型 | 第22-28页 |
2.3.1 与 ASM2D 模型有关的假设 | 第22-23页 |
2.3.2 ASM2D 模型使用的局限性 | 第23-24页 |
2.3.3 ASM2D 模型中的组分 | 第24-25页 |
2.3.4 ASM2D 模型中的生物过程 | 第25-26页 |
2.3.5 ASM2D 模型中的计算基础 | 第26-28页 |
第三章 JHB 工艺的试验研究 | 第28-41页 |
3.1 JHB 工艺的试验方法 | 第28-29页 |
3.1.1 JHB 工艺的试验装置 | 第28页 |
3.1.2 JHB 工艺的试验废水和污泥 | 第28-29页 |
3.1.3 JHB 工艺的试验运行工况 | 第29页 |
3.2 JHB 工艺的试验分析 | 第29-39页 |
3.2.1 分析指标和方法 | 第29-30页 |
3.2.2 JHB 工艺试验沿程运行结果分析 | 第30-34页 |
3.2.3 JHB 工艺各个水质指标的处理结果分析 | 第34-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基于 ASM2D 模型的 JHB 工艺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校正 | 第41-61页 |
4.1 基于 ASM2D 的 JHB 工艺模型的建立 | 第41-42页 |
4.1.1 JHB 工艺 ASM2D 模型的基本设定 | 第41-42页 |
4.1.2 JHB 工艺模型建立的化学计量系数和动力学参数 | 第42页 |
4.2 JHB 工艺模型的灵敏度分析 | 第42-54页 |
4.2.1 灵敏度的概念 | 第43-44页 |
4.2.2 化学计量系数灵敏度分析 | 第44-48页 |
4.2.3 动力学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48-54页 |
4.3 JHB 工艺模型的校正 | 第54-60页 |
4.3.1 JHB 工艺的初步模拟 | 第54-56页 |
4.3.2 参数的调整 | 第56-59页 |
4.3.3 模拟误差的分析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JHB 工艺的优化模拟研究 | 第61-69页 |
5.1 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模拟分析 | 第61-68页 |
5.1.1 污泥龄 SRT | 第61-63页 |
5.1.2 水力停留时间 HRT | 第63-64页 |
5.1.3 预缺氧池进水分配系数P_2 | 第64-65页 |
5.1.4 污泥回流比 R | 第65-67页 |
5.1.5 硝化液回流比 RI | 第67-68页 |
5.2 最优运行条件下的模拟结果 | 第6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建议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