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10-22页 |
1.1 番茄枯萎病病菌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1.1.1 病原菌的形态 | 第10页 |
1.1.2 番茄枯萎病的症状 | 第10-11页 |
1.1.3 番莉枯萎病菌侵染方式及传播途径 | 第11页 |
1.2 番茄青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发生状况 | 第11-12页 |
1.2.1 病原菌的形态及发生状况 | 第11-12页 |
1.2.2 流行条件 | 第12页 |
1.2.3 番茄青枯菌致病机理 | 第12页 |
1.3 番茄颈腐根腐病的发生状况 | 第12-14页 |
1.3.1 番茄颈腐根腐病与番茄枯萎病的区别 | 第12-13页 |
1.3.2 番茄颈腐根腐病菌生物学特性 | 第13-14页 |
1.4 土传病害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1.4.1 防治镰刀菌常用杀菌剂开发与应用概况 | 第14-15页 |
1.4.2 防治细菌性病害常用药剂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4.3 防治土传植物病害熏蒸药剂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1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22-23页 |
2.1.1 试剂 | 第22-23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3-31页 |
2.2.1 番茄三种土传病害调查 | 第23-25页 |
2.2.2 不同药剂对番茄颈腐根腐病菌的抑制活性 | 第25页 |
2.2.3 不同挥发物对番茄颈腐根腐病菌的熏蒸作用 | 第25-27页 |
2.2.4 不同消毒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毒力作用 | 第27页 |
2.2.5 不同挥发物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控制作用 | 第27-28页 |
2.2.6 挥发物对番茄颈腐根腐病菌和青枯病菌杀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28页 |
2.2.7 田间药效试验 | 第28-30页 |
2.2.8 数据处理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3页 |
3.1 番茄三种土传病害调查 | 第31页 |
3.2 番茄颈腐根腐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 | 第31-32页 |
3.3 杀菌剂对番茄颈腐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 | 第32-35页 |
3.3.1 杀菌剂对菌丝的室内毒力 | 第32-33页 |
3.3.2 杀菌剂对分生孢子的室内毒力测定 | 第33-35页 |
3.4 不同挥发物对番茄颈腐根腐病菌的毒力作用 | 第35-39页 |
3.4.1 不同挥发物对菌丝的毒力作用 | 第35-37页 |
3.4.2 不同挥发物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3 不同挥发物对上壤中镰刀菌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 不同消毒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 | 第39-40页 |
3.6 不同挥发物对番茄青枯病菌的影响 | 第40-43页 |
3.6.1 密封盘-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挥发物的影响 | 第40页 |
3.6.2 密封盘-面积法测定不同挥发物对番茄青枯病菌的影响 | 第40-41页 |
3.6.3 挥发物对番茄颈腐根腐病菌和青枯病菌杀菌/抑菌活性的测定 | 第41-42页 |
3.6.4 种杀菌剂对番茄颈腐根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6页 |
4.1 杀菌剂对番茄颈腐根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 第43页 |
4.2 不同消毒剂对番茄青枯病菌的毒力作用 | 第43-44页 |
4.3 不同挥发物对番茄颈腐根腐病菌与青枯病菌的毒力作用 | 第44-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创新之处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