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薯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马铃薯(土豆)病虫害论文

黑龙江省马铃薯干腐病主要致病菌互作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1 引言第11-20页
    1.1 我国马铃薯产业简介第11-12页
    1.2 马铃薯干腐病的简介第12-15页
        1.2.1 马铃薯干腐病的危害第12页
        1.2.2 马铃薯干腐病的症状第12-13页
        1.2.3 马铃薯干腐病的致病菌第13-14页
        1.2.4 马铃薯干腐病的防治第14-15页
    1.3 真菌与植物互作机制的研究第15-19页
        1.3.1 植物组织细胞的变化第15页
        1.3.2 生理生化特性变化第15-18页
        1.3.3 病程相关基因的研究第18-19页
    1.4 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35页
    2.1 病原菌侵染马铃薯块莲组织细胞学观察第20-23页
        2.1.1 植物材料与菌种第20页
        2.1.2 仪器及试剂配制第20-21页
        2.1.3 试验方法第21-23页
    2.2 镰刀菌侵染马铃薯块茎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23-29页
        2.2.1 侵染及取样方法第23页
        2.2.2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第23-25页
        2.2.3 MDA测定第25-26页
        2.2.4 SOD测定第26页
        2.2.5 POD测定第26-27页
        2.2.6 几丁质酶的测定第27-28页
        2.2.7 β-1,3-葡聚糖酶活性测定第28-29页
    2.3 病程相关基因StLTPal表达特性研究第29-34页
        2.3.1 主要仪器和缓冲液配制第29-30页
        2.3.2 试验方法第30-34页
    2.4 数据统计分析第34-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53页
    3.1 燕麦镰刀菌互作机制的研究第35-43页
        3.1.1 燕麦镰刀菌对马铃薯块茎侵染的解剖学观察第35-37页
        3.1.2 燕麦镰刀菌侵染对马铃薯块茎生理特性的影响第37-41页
        3.1.3 燕麦镰刀菌侵染对马铃薯块茎内StLTPal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1-43页
    3.2 黄色镰刀菌互作机制的研究第43-53页
        3.2.1 黄色镰刀菌侵染对马铃薯块茎解剖学观察第43-46页
        3.2.2 黄色镰刀菌侵染对马铃薯块茎生理特性的影响第46-49页
        3.2.3 黄色镰刀菌侵染对马铃薯块茎内StLTPal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第49-53页
4 讨论第53-56页
    4.1 三重染色法在观察镰刀菌侵染马铃薯块茎过程中的应用第53页
    4.2 燕麦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对马铃薯组织细胞学的影响第53-54页
        4.2.1 镰刀菌侵染对马铃薯块茎形态学的影响第53页
        4.2.2 镰刀菌侵染对马铃薯组织学结构的影响第53-54页
        4.2.3 镰刀菌侵染对马铃薯细胞学结构的影响第54页
    4.3 燕麦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对马铃薯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第54-55页
    4.4 燕麦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对干腐病病程相关基因StLTPal表达特性的影响第55-56页
5 结论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附录第65-7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稻瘟病的海洋枯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与抗菌物质初探
下一篇:山东番茄土传病害调查与化学防治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