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基于IDA的斜交桥地震易损性分析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各国规范中关于斜交桥的规定第12-13页
        1.2.2 斜交桥抗震性能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桥梁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4 斜交桥地震易损性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第16-17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7-18页
2 基于IDA的地震易损性基本理论与方法第18-28页
    2.1 IDA方法及地震易损性基本原理第18-19页
        2.1.1 IDA方法的基本原理第18页
        2.1.2 IDA方法分析步骤与特点第18-19页
        2.1.3 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基本原理第19页
    2.2 地震动强度指标确定第19页
    2.3 地震动记录选取第19-22页
        2.3.1 远场地震动记录的选取第19-20页
        2.3.2 近场地震动记录的选取第20-22页
    2.4 地震动谱分析第22-24页
        2.4.1 反应谱分析第22-23页
        2.4.2 傅里叶谱分析第23-24页
    2.5 结构损伤指标确定第24-25页
    2.6 IDA曲线的统计方法第25-26页
    2.7 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理论推导第26-27页
    2.8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公路斜交桥梁有限元建模第28-48页
    3.1 斜交桥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8-33页
        3.1.1 工程概况第28页
        3.1.2 桥梁模型建立第28-33页
    3.2 斜交桥地震损伤等级划分第33-40页
        3.2.1 桥墩破坏形式判断第33-37页
        3.2.2 桥墩损伤等级划分第37-39页
        3.2.3 支座损伤等级划分第39-40页
    3.3 算例分析第40-45页
        3.3.1 单一地震动记录下的IDA曲线第40-41页
        3.3.2 多条地震动记录下的IDA曲线第41-44页
        3.3.3 地震概率需求模型第44页
        3.3.4 地震易损性分析第44-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8页
4 斜度对地震易损性影响研究第48-74页
    4.1 斜交桥IDA分析第48-52页
        4.1.1 墩底截面IDA分析第48-49页
        4.1.2 墩顶截面IDA分析第49-50页
        4.1.3 桥墩支座IDA分析第50-51页
        4.1.4 桥台支座IDA分析第51-52页
    4.2 斜度对墩底截面地震易损性影响第52-56页
        4.2.1 墩底截面地震易损性分析第52-55页
        4.2.2 斜度对易损性的影响第55-56页
    4.3 斜度对墩顶截面地震易损性影响第56-60页
        4.3.1 墩顶截面地震易损性分析第56-59页
        4.3.2 斜度对易损性的影响第59-60页
    4.4 斜度对桥墩支座地震易损性影响第60-65页
        4.4.1 桥墩支座地震易损性分析第60-63页
        4.4.2 斜度对易损性的影响第63-65页
    4.5 斜度对桥台支座地震易损性影响第65-68页
        4.5.1 桥台支座地震易损性分析第65-67页
        4.5.2 斜度对易损性的影响第67-68页
    4.6 斜度对桥梁系统地震易损性影响第68-71页
        4.6.1 桥梁系统地震易损性分析第68-70页
        4.6.2 斜度对易损性的影响第70-71页
    4.7 桥梁系统易损性分布情况第71-72页
    4.8 本章小结第72-74页
5 近场地震对地震易损性影响研究第74-88页
    5.1 近场地震对桥墩地震易损性影响第74-79页
        5.1.1 桥墩近场地震易损性分析第74-76页
        5.1.2 桥墩近、远场地震易损性对比第76-79页
    5.2 近场地震对支座易损性影响第79-85页
        5.2.1 支座近场地震易损性分析第79-82页
        5.2.2 支座近、远场地震易损性对比第82-85页
    5.3 本章小结第85-88页
6 结论及展望第88-90页
    6.1 结论第88-89页
    6.2 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4-98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社会网络的RC梁可持续评价体系分析
下一篇:24m节段拼装RPC简支箱梁抗弯试验及剪力滞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