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业机械及农具论文--收获机械论文

玉米收获机之摘穗机构的理论研究与改进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前言第8-20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8-9页
   ·玉米收获机械的分类第9-16页
     ·动力形式分类第9-12页
     ·摘穗型式分类第12-15页
     ·收获方式分类第15-16页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6-19页
     ·国外的发展现状第16-18页
     ·国内发展现状第18-19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9页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课题来源第19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2 玉米摘穗装置的结构分析与设计第20-54页
   ·摘穗辊形式的分析与确定第20-24页
   ·机具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确定第24-25页
   ·机具总体方案布置与传动路线设计第25-27页
   ·零部件设计与计算第27-53页
     ·摘穗辊的设计第27-29页
     ·摘穗辊的结构设计第29-32页
     ·具体设计方案第32-34页
     ·边传动箱的设计第34-42页
       ·基本结构第34-35页
       ·齿轮副的设计第35-42页
     ·摘穗传动箱设计第42-51页
       ·齿轮副的设计第42-45页
       ·轴的校核第45-51页
     ·机架的结构设计第51页
     ·皮带输送机的设计第51-53页
   ·小结第53-54页
3 摘穗机构改进方案分析第54-73页
   ·现有机型在中国不能推广的原因第54-59页
     ·主观原因第54-55页
     ·客观原因第55-56页
     ·国内玉米收获机的不足第56-57页
     ·机具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7-59页
   ·应用对策第59-61页
   ·具体方案第61-70页
     ·摘穗辊间距第61-62页
     ·增加摘穗机构的行距适应性第62-67页
     ·摘穗棍的倾角第67-68页
     ·速度分析第68-69页
     ·其他因素第69-70页
   ·改进的可行性分析第70-71页
     ·行距第70-71页
     ·摘穗间距第71页
     ·摘穗棍倾角第71页
   ·小结第71-73页
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结论第73-74页
 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录用)论文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珍珠菜属植物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活性成分抗氧化机制研究
下一篇:荧光光谱电化学分析法测定几种药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