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股实债的法律适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第12-13页 |
2 名股实债的内涵界定 | 第13-20页 |
2.1 名股实债的定义 | 第13页 |
2.2 名股实债的交易结构 | 第13-16页 |
2.3 名股实债的特点 | 第16-17页 |
2.4 名股实债的成因 | 第17-18页 |
2.5 名股实债的风险 | 第18-20页 |
3 名股实债的法律适用依据 | 第20-25页 |
3.1 交易内部适用意思自治原则 | 第20-22页 |
3.1.1 意思自治原则概述 | 第20-21页 |
3.1.2 名股实债的真实意思表示 | 第21页 |
3.1.3 结论 | 第21-22页 |
3.2 交易外部适用外观主义原则 | 第22-24页 |
3.2.1 外观主义原则概述 | 第22页 |
3.2.2 名股实债中外观主义原则的适用 | 第22-23页 |
3.2.3 结论 | 第23-24页 |
3.3 总结 | 第24-25页 |
4 名股实债法律适用中的疑难问题 | 第25-32页 |
4.1 名股实债的认定难题 | 第25-28页 |
4.1.1 对赌协议和名股实债 | 第25-26页 |
4.1.2 让与担保和名股实债 | 第26-28页 |
4.2 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难题 | 第28-30页 |
4.3 外观主义原则的适用难题 | 第30-32页 |
5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