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破产法论文

出售式破产重整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我国研究现状第9-10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0-11页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11-12页
2 出售式破产重整制度的一般理论问题第12-16页
    2.1 重整制度一般概述第12页
    2.2 出售式破产重整制度概述第12-14页
    2.3 出售式破产重整与破产清算的辨析第14-16页
3 出售式破产重整制度的必要性探讨第16-23页
    3.1 我国企业重整面临的困境第16-18页
        3.1.1 困难企业往往负债高、税负重,重整价值低第16-17页
        3.1.2 担保债权人与其他利益主体利益矛盾突出,重整计划难制定第17页
        3.1.3 地方政府非理性干预第17-18页
    3.2 出售式破产重整的优势性第18-23页
        3.2.1 易吸引投资,提高企业重整价值第18-20页
        3.2.2 易于平衡各方矛盾,促成重整计划第20-21页
        3.2.3 重整成本低、费用少第21页
        3.2.4 利于重整计划的执行第21-23页
4 我国出售式破产重整制度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第23-28页
    4.1 理念缺失第23页
    4.2 存在破产重整欺诈风险第23-25页
    4.3 出售式破产重整制度司法缺失第25-28页
        4.3.1 司法认知尚未统一第25页
        4.3.2 出售式破产重整司法救济缺失第25-26页
        4.3.3 强制批准权司法标准尚未统一第26-27页
        4.3.4 专业司法队伍尚未建立第27-28页
5 美国出售式破产重整制度的立法与实践经验第28-31页
    5.1 美国出售式破产重整制度的规定第28-29页
    5.2 克莱斯勒、通用汽车出售式破产重整案第29页
    5.3 美国出售式破产审查标准及其变化第29-31页
6 我国出售式破产重整制度的完善路径第31-41页
    6.1 完善出售式破产重整制度的法律规定第31-34页
        6.1.1 制定出售式破产重整制度的概括性条款第31页
        6.1.2 科学制定出售式破产重整适用主体第31-32页
        6.1.3 加强对出售式破产重整再建能力的审查第32-33页
        6.1.4 细化出售式破产重整的申请条件第33页
        6.1.5 执行重整计划中的问题处置第33-34页
    6.2 确立统一司法审查原则第34-36页
    6.3 完善重整利益各方的知情权与救济途径第36-38页
        6.3.1 完善债务人信息披露义务第36页
        6.3.2 引入出售式破产重整听证制度第36-37页
        6.3.3 设立异议制度第37-38页
    6.4 建立对破产欺诈责任人的追究机制第38-39页
    6.5 完善专业破产审判组织及辅助制度第39-41页
        6.5.1 设立专门的破产法院第39-40页
        6.5.2 建立科学的管理人制度第40页
        6.5.3 引入必要的商业咨询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撤销公司登记法律问题分析
下一篇:名股实债的法律适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