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8页 |
第一章 由一起加班费案件引发的思考 | 第8-10页 |
第一节 案情介绍 | 第8-9页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第9-10页 |
第二章 当前我国司法实践研究 | 第10-18页 |
第一节 全国性层面立法现状 | 第10页 |
第二节 地方性层面立法研究 | 第10-18页 |
一、劳动争议证明责任分配的三条道路 | 第11-13页 |
二、三条道路各自通向的终点 | 第13-18页 |
第三章 当前我国理论界就此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第一节 全部倒置说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部分倒置说 | 第19-20页 |
一、原则上适用法律要件分类说,特殊情况下实现证明责任倒置 | 第19页 |
二、原则上由用人单位负证明责任,部分事实由劳动者负证明责任 | 第19-20页 |
第三节 依案件种类确定说 | 第20-22页 |
一、分四类:去职纠纷、待遇纠纷、管理纠纷、劳动合同纠纷 | 第20-21页 |
二、修正的依案件种类确定说 | 第21-22页 |
第四节 法官自由裁量、推定制度与证明责任分割相结合 | 第22-23页 |
第四章 现有理论与司法实践存在的认识误区 | 第23-33页 |
第一节 对劳动法律关系的认识存在误区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对劳动法的立法宗旨的理解存在误区 | 第24-26页 |
第三节 对证明责任中的结果责任认识存在误区 | 第26-28页 |
第四节 对证明责任倒置理论的运用存在误区 | 第28-30页 |
第五节 对依案件种类分配证明责任的误区 | 第30-31页 |
第六节 对于法官自由裁量及推定的认识存在误区 | 第31-33页 |
一、重要性角度 | 第31-32页 |
二、正当性角度 | 第32页 |
三、规范性角度 | 第32页 |
四、历史性角度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对劳动争议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方法的构想 | 第33-37页 |
第一节 我国劳动法的运行环境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对于劳动争议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构想 | 第34-37页 |
一、根据劳动关系的平等性,应以规范说作为劳动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 | 第34-35页 |
二、根据劳动关系的隶属性,应以“在实体法中对证明责任进行分割”作为劳动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补充原则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