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派遣“三性”原则在中国的研究争论 | 第11-15页 |
第一节 派遣“三性”原则立法分析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派遣范围在我国的研究争论 | 第12-15页 |
一、无争论阶段 | 第12-13页 |
二、争论阶段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劳务派遣在我国的发展实践 | 第15-18页 |
一、我国劳务派遣的产生阶段 | 第15页 |
二、我国劳务派遣的起步阶段 | 第15页 |
三、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阶段 | 第15-16页 |
四、我国劳务派遣的规范阶段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劳务派遣在国外的发展实践及立法模式分析 | 第18-25页 |
第一节 劳务派遣在国外的发展实践及派遣范围在立法中的体现 | 第18-23页 |
一、美国劳务派遣的发展实践及派遣范围在立法中的体现 | 第18-19页 |
二、德国劳务派遣的发展实践及派遣范围在立法中的体现 | 第19-20页 |
三、日本劳务派遣的发展实践及派遣范围在立法中的体现 | 第20-22页 |
四、台湾劳务派遣的发展实践及派遣范围在立法中的体现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劳务派遣发展模式分析 | 第23-25页 |
一、始终自由放任的发展模式 | 第23页 |
二、严格——放松的发展模式 | 第23-24页 |
三、严格管制的发展模式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基于三性原则对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取向的分析 | 第25-29页 |
第一节 三性原则下我国劳务派遣现状 | 第25-26页 |
一、劳务派遣三性原则的内涵 | 第25页 |
二、三性原则下我国劳务派遣的现状及问题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取向分析 | 第26-29页 |
一、限制劳务派遣发展 | 第26-27页 |
二、三性原则对现行立法取向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三、立法取向总结 | 第28-29页 |
第五章 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发展方向分析 | 第29-35页 |
第一节 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历史决定了不能套用其他模式 | 第29-30页 |
第二节 现有法律无法适应劳务派遣的发展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立法发展方向分析:制定以放松管制为方向的劳务派遣法 | 第31-35页 |
一、放松对劳务派遣的管制 | 第31-32页 |
二、制定劳务派遣法 | 第32-33页 |
三、制定劳务派遣法所应遵循的原则 | 第33-3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0-41页 |
后记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