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

基于DEA-Tobit模型的上市房地产企业效率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企业效率研究综述第10-14页
        1.3.1 国内外企业效率研究综述第10-12页
        1.3.2 国内外房地产企业效率研究综述第12-13页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第13-14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第14-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3 基本框架第16-17页
    1.5 本文创新点第17-19页
2 效率研究理论基础第19-25页
    2.1 效率理论第19-21页
        2.1.1 效率与企业效率的定义第19-20页
        2.1.2 效率理论的发展第20页
        2.1.3 技术效率理论第20-21页
        2.1.4 上市房地产企业技术效率界定第21页
    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第21-24页
        2.2.1 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第21-22页
        2.2.2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第22-23页
        2.2.3 Malmquist指数的经济意义第23页
        2.2.4 上市房地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第23-24页
    2.3 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别与联系第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模型选取与指标构建第25-37页
    3.1 企业效率评价的方法第25-26页
        3.1.1 参数法第25页
        3.1.2 非参数法第25-26页
        3.1.3 参数法与非参数法比较第26页
    3.2 DEA基本模型第26-31页
        3.2.1 CCR模型第27-29页
        3.2.2 BCC模型第29-30页
        3.2.3 DEA评价效率的经济含义第30-31页
        3.2.4 DEA模型的选取第31页
    3.3 指标体系构建与样本选取第31-36页
        3.3.1 上市房地产企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31-33页
        3.3.2 样本数据选取第33-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基于DEA模型上市房地产企业效率的测度第37-63页
    4.1 我国上市房地产企业发展现状第37-39页
        4.1.1 销售业绩第37-38页
        4.1.2 营收规模第38页
        4.1.3 市场集中度第38-39页
        4.1.4 资金渠道与融资能力第39页
    4.2 上市房地产企业DEA效率分析第39-51页
        4.2.1 上市房地产企业技术效率分析第40-42页
        4.2.2 上市房地产企业技术效率分解分析第42-45页
        4.2.3 上市房地产企业技术效率分类分析第45-49页
        4.2.4 2011年上市房地产企业纵向效率分析第49-51页
    4.3 上市房地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第51-54页
        4.3.1 上市房地产企业整体M指数分析第51-53页
        4.3.2 上市房地产企业M指数分类分析第53-54页
    4.4 上市房地产企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第54-61页
        4.4.1 Tobit回归模型第54-55页
        4.4.2 上市房地产企业效率影响因素指标的选取第55-57页
        4.4.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第57-58页
        4.4.4 Tobit回归模型构建第58-60页
        4.4.5 上市房地产企业效率Tobit回归分析第60-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5 提高上市房地产企业效率相关建议第63-67页
    5.1 加快形成房地产企业特有的竞争优势第63-64页
        5.1.1 树立服务型地产开发理念第63页
        5.1.2 加强房地产企业品牌管理第63-64页
    5.2 深耕地区市场优化产品布局第64页
    5.3 加强房地产金融体系建设第64-65页
    5.4 积极利用后发优势适度模仿第65-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6.1 结论第67-68页
    6.2 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77页
附录第77-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金属复合锤头铸造工艺与界面特性研究
下一篇:古壁画虚拟修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