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自然环境对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以成都地区新农村建设为例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5页
        1.1.2 问题缘起第15-16页
    1.2 研究意义第16-18页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第18-24页
        1.3.1 研究范围第18-23页
        1.3.2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24-30页
        1.4.1 国外研究综述第24-25页
        1.4.2 国内研究综述第25-30页
    1.5 研究方法与路线第30-32页
        1.5.1 研究方法第30-31页
        1.5.2 研究路线第31-32页
    1.6 论文框架第32-33页
第2章 聚落与环境关系研究的基础理论第33-45页
    2.1 基础理论体系第33-34页
    2.2 人类聚居学理论第34-37页
        2.2.1 人类聚居的定义及属性第34-35页
        2.2.2 聚居的形态与结构第35-36页
        2.2.3 聚居系统第36-37页
    2.3 农村聚落地理学理论第37-40页
        2.3.1 农村聚落地理研究任务第37-38页
        2.3.2 农村聚落地理研究要素第38-39页
        2.3.3 农村聚落布局原则第39-40页
    2.4 农村社会学理论第40-44页
        2.4.1 “差序格局”与乡土社会第40-42页
        2.4.2 农村社会结构转型第42-43页
        2.4.3 城乡关系与空间格局第43-44页
    2.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成都地区自然环境对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第45-68页
    3.1 自然环境直接影响因素第45-56页
        3.1.1 地形特征第45-49页
        3.1.2 气候条件第49-51页
        3.1.3 地质条件第51-53页
        3.1.4 水资源状况第53-55页
        3.1.5 土地资源第55-56页
    3.2 自然环境间接影响因素第56-62页
        3.2.1 区位条件第56-57页
        3.2.2 交通条件第57-59页
        3.2.3 耕作半径第59-60页
        3.2.4 生活方式第60-62页
        3.2.5 基础设施条件第62页
    3.3 其他影响因素第62-66页
        3.3.1 人口变迁第62-64页
        3.3.2 经济发展水平第64-65页
        3.3.3 政策导向第65-66页
    3.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4章 成都平坝区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研究第68-85页
    4.1 平坝区新农村建设背景第68-72页
        4.1.1 平坝区自然环境特征第68-69页
        4.1.2 传统平坝聚落空间特点第69-70页
        4.1.3 新农村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第70-72页
    4.2 新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特征第72-83页
        4.2.1 单元式集中住区第73-77页
        4.2.2 新型农房聚居点第77-81页
        4.2.3 与其他平原新农村比较第81-83页
    4.3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5章 成都山区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研究第85-107页
    5.1 山区新农村建设背景第85-92页
        5.1.1 山区自然环境特征第85-87页
        5.1.2 传统山区聚落空间特点第87-89页
        5.1.3 新农村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第89-92页
    5.2 新建农村聚落空间布局特征第92-106页
        5.2.1 平坡式山区聚落第93-98页
        5.2.2 坡坎式山区聚落第98-103页
        5.2.3 与其他山区新农村比较第103-106页
    5.3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6章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第107-122页
    6.1 行列式布局丧失村落的地域自然特色第107-113页
        6.1.1 村落的地域自然特色第107-108页
        6.1.2 行列式布局的缺陷第108-110页
        6.1.3 新农村住区设计策略第110-113页
    6.2 产业转型与村落规划设计不相适应第113-116页
        6.2.1 建设新农村与经营新农村第113页
        6.2.2 产业转型对聚落布局的不良影响第113-114页
        6.2.3 聚落模式调控与空间整合第114-116页
    6.3 短期建设行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第116-121页
        6.3.1 农村可持续发展第116-117页
        6.3.2 短期建设行为的表现第117-118页
        6.3.3 由“四态合一”到“多规耦合”第118-121页
    6.4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结语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28页
附录:成都新农村调研统计表第128-137页
    附表一:成都地区平坝区新农村规划设计案例统计表第128-133页
    附表二:成都地区平坝区新农村规划设计案例统计表第133-13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情况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题材影视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汽车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特性分析和抗扭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