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段仿生扑翼机柔性翅翼及尾翼气动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无人飞行器背景介绍 | 第11-12页 |
1.1.1 扑翼式无人机简介 | 第11页 |
1.1.2 扑翼式无人机的划分 | 第11-12页 |
1.2 柔性扑翼飞行器简介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主动柔性实验研究 | 第13-14页 |
1.3.2 被动柔性实验研究 | 第14-15页 |
1.3.3 柔性翅翼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15-1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扑翼飞性机理分析 | 第19-34页 |
2.1 自然界中的扑翼飞行 | 第19-26页 |
2.1.1 无动力飞行:滑翔和翱翔 | 第20-21页 |
2.1.2 动力飞行:扑翼飞行 | 第21页 |
2.1.3 悬停阶段 | 第21-23页 |
2.1.4 前飞阶段 | 第23-26页 |
2.2 尺寸参数 | 第26-32页 |
2.2.1 几何相似性 | 第28页 |
2.2.2 翼展长度 | 第28-29页 |
2.2.3 翼展面积 | 第29-30页 |
2.2.4 翼载荷 | 第30页 |
2.2.5 展弦比 | 第30-31页 |
2.2.6 扑动频率范围 | 第31-32页 |
2.3 扑翼运动的限制条件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仿生扑翼机的数值模拟 | 第34-49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仿生扑翼机的建模及相关参数设定 | 第34-35页 |
3.3 仿生扑翼机翅翼的运动方式 | 第35-41页 |
3.3.1 原有运动模型的不足 | 第37-38页 |
3.3.2 上下扑动过程优化 | 第38-39页 |
3.3.3 翅翼弯曲折叠运动优化 | 第39-40页 |
3.3.4 运动模型的优化 | 第40-41页 |
3.4 建立柔性翅翼模型 | 第41-44页 |
3.4.1 柔性扑翼简介 | 第41-42页 |
3.4.2 柔性翅翼模型 | 第42-44页 |
3.5 仿真软件设置 | 第44-45页 |
3.5.1 XFlow软件简介 | 第44-45页 |
3.5.2 仿真初始条件设置 | 第45页 |
3.6 翅翼仿真结果初步分析 | 第45-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扑翼飞行参数对比分析 | 第49-66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扑动幅值的影响分析 | 第49-52页 |
4.3 飞行姿态角的影响分析 | 第52-55页 |
4.4 翅翼展弦比的影响分析 | 第55-58页 |
4.5 翼型的影响分析 | 第58-63页 |
4.6 扭转轴的影响分析 | 第63-6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尾翼的气动影响分析 | 第66-75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尾翼姿态的影响分析 | 第66-67页 |
5.3 扑动幅值对尾翼的影响分析 | 第67-69页 |
5.4 飞行姿态角对尾翼的影响分析 | 第69-70页 |
5.5 展弦比对尾翼的影响分析 | 第70-72页 |
5.6 翼型对尾翼的影响分析 | 第72-7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论文内容 | 第75-7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