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农安县农业现代化程度对耕地产出率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3页
        1.2.1 农业现代化相关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耕地产出相关研究第11-13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3-14页
        1.3.1 研究目标第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页
        1.4.2 数据来源第14-15页
        1.4.3 技术路线图第15-16页
2 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第16-18页
    2.1 概念的界定第16页
        2.1.1 农业的概念第16页
        2.1.2 农业现代化第16页
        2.1.3 耕地产出率第16页
    2.2 相关理论第16-18页
        2.2.1 资源稀缺理论第16-17页
        2.2.2 农业区位理论第17页
        2.2.3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第17-18页
3 研究区概况第18-23页
    3.1 地理位置第18-19页
    3.2 自然地理特征第19页
        3.2.1 地质、地貌特征第19页
        3.2.2 气候特征第19页
        3.2.3 土壤特征第19页
        3.2.4 植被特征第19页
        3.2.5 水资源特征第19页
    3.3 社会经济特征第19-20页
        3.3.1 人口和辖区第19-20页
        3.3.2 社会经济发展第20页
    3.4 农安县土地利用现状第20-23页
4 农安县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发展第23-28页
    4.1 耕地投入物质装备条件的现状第23-24页
        4.1.1 农业机械发展情况第23页
        4.1.2 农村用电量现状第23-24页
    4.2 农业产出的现状第24-25页
        4.2.1 劳动生产率的现状第24-25页
        4.2.2 耕地产出率现状第25页
    4.3 农业经济结构现状第25-27页
    4.4 农村居民收入现状第27-28页
5 农安县农业现代化发展对耕地产出率的影响分析第28-41页
    5.1 分析方法第28-29页
        5.1.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第28-29页
        5.1.2 岭回归分析法第29页
    5.2 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第29-35页
        5.2.1 指标的选取第29-30页
        5.2.2 样本变量描述统计第30-31页
        5.2.3 相关性分析第31-32页
        5.2.4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与计算结果第32-33页
        5.2.5 灰色关联结果分析第33-35页
    5.3 建立回归模型第35-41页
        5.3.1 选择回归变量指标第35-36页
        5.3.2 描述性分析第36页
        5.3.3 回归模型分析第36-37页
        5.3.4 相关系数分析与共线性诊断第37页
        5.3.5 岭回归分析第37-41页
6 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耕地产出率增长的建议第41-43页
    6.1 继续提高农业高科技的创新,加快产业化水平建设第41页
    6.2 加快完善农业支持保障体系第41-42页
    6.3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业信息化第42页
    6.4 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接轨精准农业第42-43页
7 结论第43-45页
    7.1 主要结论第43页
    7.2 不足与反思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土塬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补给及水质的影响
下一篇:小型建筑装饰加工企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山东省A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