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

黄土塬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补给及水质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3页
        1.2.1 土地利用与土壤水分及氮素运移关系第15-17页
        1.2.2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补给影响第17-22页
        1.2.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第22-23页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3-25页
        1.3.1 研究目的第23-24页
        1.3.2 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5-32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5-27页
    2.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第27-32页
        2.2.1 样品采集第27-28页
        2.2.2 样品处理及测定方法第28-31页
        2.2.3 数据处理及图形绘制第31页
        2.2.4 技术路线第31-32页
第三章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特征第32-45页
    3.1 土壤水分总体分布特征第32-35页
    3.2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35-38页
        3.2.1 洛川塬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35-36页
        3.2.2 长武塬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36-37页
        3.2.3 白草塬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37-38页
    3.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干燥化特征第38-40页
    3.4 土壤水分影响因素探究第40-43页
        3.4.1 垂直方向上第40-41页
        3.4.2 水平方向上第41-43页
    3.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黄土塬区地下水补给特征第45-52页
    4.1 各利用方式下Cl-浓度随深度变化特征第45-48页
    4.2 利用氯质量平衡法估测不同利用方式的深层渗漏量第48-50页
    4.3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五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第52-63页
    5.1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硝态氮累积与淋溶的影响第52-58页
        5.1.1 洛川塬区不同利用方式下NO3-N分布与累积状况第52-54页
        5.1.2 长武塬区不同利用方式下NO3-N分布与累积状况第54-56页
        5.1.3 白草塬区不同利用方式下NO3-N分布与累积状况第56-58页
    5.2 地下水硝酸根输入量的估算第58-59页
    5.3 影响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因素第59-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6页
    6.1 主要结论第63-64页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6页
致谢第76-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私人标准对全球农业价值链治理的影响研究--以全球良好农业规范为例
下一篇:农安县农业现代化程度对耕地产出率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