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状况 | 第10页 |
1.1.2 凉山州彝族地区的英语教育现状 | 第10-11页 |
1.1.3 本校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情况 | 第11-12页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2.1 研究问题 | 第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2.1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2.2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第3章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3.1 三语习得理论 | 第21页 |
3.2 语言迁移理论 | 第21-24页 |
第4章 研究设计 | 第24-33页 |
4.1 语音试卷设计 | 第24-25页 |
4.1.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4.1.2 研究对象 | 第24页 |
4.1.3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4.1.4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4.2 语音测试 | 第25-26页 |
4.3 彝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主要障碍 | 第26-33页 |
4.3.1 元音/i:/,/e/,/?/,/u/和/?/的发音错误 | 第27页 |
4.3.2 辅音/b/,/d/,/g/,/θ/,/e/,/∫/和/?/的发音错误 | 第27-28页 |
4.3.3 以辅音/t/,/d/,/k/结尾单词的错误 | 第28-29页 |
4.3.4 其他方面的问题:重音、语调、连读、节奏和意群 | 第29-33页 |
第5章 负迁移影响的原因分析及相应对策 | 第33-46页 |
5.1 负迁移影响的主要原因 | 第33-37页 |
5.1.1 音素体系的差异 | 第33-34页 |
5.1.2 语调差异 | 第34-35页 |
5.1.3 音节结构差异 | 第35页 |
5.1.4 节奏差异 | 第35-36页 |
5.1.5 其他原因 | 第36-37页 |
5.2 改善彝族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相应对策 | 第37-46页 |
5.2.1 元音/i:/,/e/,/?/,/u/,/?/的改善方法 | 第37-39页 |
5.2.2 辅音/b/,/d/,/g/,/θ/,/e/,/∫/和/?/的训练方法 | 第39-40页 |
5.2.3 以辅音/t/,/d/,/k/结尾单词的训练方法 | 第40-41页 |
5.2.4 重音、语调、连读、节奏和意群等的训练方法 | 第41-4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6-48页 |
6.1 研究发现 | 第46-47页 |
6.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附录 A: 语音测试试题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