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Summary第6-7页
中英文缩略词第8-12页
前言第12-13页
第一章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抗生素耐药及疫苗研究进展第13-19页
    1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情况第13-16页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性第13-14页
        1.2 链球菌抗生素耐药性第14页
        1.3 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第14-15页
        1.4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抗生素耐药性变化趋势第15-16页
    2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第16页
    3 奶牛乳房炎疫苗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3.1 灭活苗第16-17页
        3.2 弱毒活疫苗第17页
        3.3 亚单位疫苗第17页
        3.4 载体疫苗第17-18页
    4 前景及展望第18-19页
第二章 荚膜多糖的粗提与纯化第19-2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9-22页
        1.1 材料第19-20页
            1.1.1 菌株第19页
            1.1.2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第19页
            1.1.3 仪器设备第19-20页
        1.2 方法第20-22页
            1.2.1 培养基的配置第20页
            1.2.2 StaphylococcusaureusJ581株种子液的培养第20页
            1.2.3 StaphylococcusaureusJ581株摇瓶发酵培养及灭活第20-21页
            1.2.4 StreptococcusagalactiaeA20株种子液的培养第21页
            1.2.5 StreptococcusagalactiaeA20株摇瓶发酵培养及灭活第21页
            1.2.6 荚膜多糖的粗提及纯化第21-22页
            1.2.7 荚膜多糖杂蛋白含量的检测第22页
            1.2.8 多糖含量测定(苯酚-硫酸法)第22页
            1.2.9 荚膜多糖抗原的纯化及分子大小测定第22页
    2 结果第22-26页
        2.1 多糖含量的测定第22-23页
            2.1.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2-23页
        2.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23-24页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3-24页
        2.3 荚膜多糖的纯化与分子量测定第24-26页
    3 讨论第26-27页
    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荚膜多糖与蛋白质偶联物的制备及鉴定第28-3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30页
        1.1 材料第28页
            1.1.1 实验动物第28页
            1.1.2 主要试剂第28页
        1.2 方法第28-30页
            1.2.1 荚膜多糖蛋白质偶联物的制备第28-29页
            1.2.2 多糖蛋白偶联物的鉴定第29页
            1.2.3 疫苗的制备及质量鉴定第29-30页
    2 结果第30-31页
        2.1 多糖蛋白偶联物的鉴定第30页
        2.2 蛋白质多糖偶联率测定第30-31页
        2.3 疫苗的质量鉴定第31页
            2.3.1 疫苗的无菌检测第31页
            2.3.2 疫苗的安全检测第31页
    3 讨论第31-32页
    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免疫学特性的研究第33-45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3-37页
        1.1 材料第33-34页
            1.1.1 实验动物第33页
            1.1.2 主要培养基及试剂第33页
            1.1.3 仪器设备第33-34页
        1.2 试验方法第34-37页
            1.2.1 小鼠分组及免疫第34页
            1.2.2 免疫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第34-35页
            1.2.3 免疫血清IgG含量测定第35-36页
            1.2.4 小鼠攻毒保护试验第36-37页
    2 结果第37-43页
        2.1 血清抗体效价检测结果第37-39页
        2.2 免疫血清IgG检测结果第39-40页
            2.2.1 IgG标准曲线的制定第39页
            2.2.2 IgG抗体水平的测定结果第39-40页
        2.3 小鼠攻毒保护试验结果第40-43页
            2.3.1 小鼠最小致量的测定结果第40页
            2.3.2 小鼠发病死亡情况第40-41页
            2.3.3 死亡小鼠剖检第41-42页
            2.3.4 死亡小鼠细菌培养检测结果第42-43页
    3 讨论第43-44页
    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45-46页
论文创新点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致谢第53-54页
导师简介第54-55页
作者简介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感染ORFV后小鼠骨髓源DCs的免疫学及蛋白质组学分析
下一篇:小反刍兽疫病毒多肽抗原表位的筛选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