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章 高澍然生平及其著述 | 第14-26页 |
第一节 高澍然生平 | 第14-17页 |
第二节 高澍然的著述情况 | 第17-26页 |
第二章 高澍然的交游略考 | 第26-48页 |
第一节 高澍然与张绅 | 第26-31页 |
第二节 高澍然与陈寿祺 | 第31-35页 |
第三节 高澍然与周凯 | 第35-42页 |
第四节 高澍然与张际亮 | 第42-48页 |
第三章 高澍然的古文主张 | 第48-68页 |
第一节 高澍然的儒学思想 | 第48-51页 |
第二节 “气”“道”并重的文学主张 | 第51-58页 |
第三节 高澍然的古文艺术理论 | 第58-68页 |
第四章 高澍然的古文创作 | 第68-94页 |
第一节 留心世务之作 | 第68-75页 |
第二节 思亲怀友酬赠之作 | 第75-82页 |
第三节 行旅纪游之作 | 第82-89页 |
第四节 平易霭如的文风 | 第89-94页 |
结语 | 第94-98页 |
附录1: 高澍然年谱简编 | 第98-114页 |
附录2: 高雨农年谱 | 第11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134页 |
索引 | 第134-136页 |
个人简历 | 第136-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