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1页 |
三、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基础理论 | 第12-15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一、校园网 | 第12页 |
二、网络行为 | 第12页 |
三、网络行为管理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第13-15页 |
一、自我管理理论 | 第13页 |
二、人本管理理论 | 第13页 |
三、网络管理理论 | 第13-15页 |
第三章 LJ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情况 | 第15-26页 |
第一节 LJ高职院校概况 | 第15-18页 |
一、LJ高职院校及学生管理机构简介 | 第15页 |
二、LJ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 第15-17页 |
三、LJ高职院校网络平台建设情况 | 第17-18页 |
第二节 调查方式 | 第18-20页 |
一、问卷调查 | 第18页 |
二、访谈调查 | 第18页 |
三、网络数据采集 | 第18-20页 |
第三节 LJ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行为调查 | 第20-21页 |
一、网络行为主体 | 第20-21页 |
二、网络行为时间 | 第21页 |
三、网络行为场所 | 第21页 |
四、网络行为工具 | 第21页 |
五、网络行为类别 | 第21页 |
第四节 LJ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行为现状 | 第21-26页 |
一、网络行为失当 | 第22页 |
二、网络行为失范 | 第22-24页 |
三、网络行为违法 | 第24-26页 |
第四章 LJ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行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6-30页 |
第一节 LJ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行为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一、学生自我管理缺失 | 第26页 |
二、学校人本管理不力 | 第26-27页 |
三、网络监测管理存在漏洞 | 第27-28页 |
第二节 LJ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行为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30页 |
一、网络行为主体自律能力不足 | 第28页 |
二、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完善 | 第28页 |
三、校园网络监管制度体系缺陷 | 第28-30页 |
第五章 解决LJ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行为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 第30-38页 |
第一节 提升学生网络行为自律能力 | 第30-31页 |
一、充分发挥学生会自我管理职能 | 第30页 |
二、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素质 | 第30-31页 |
三、创新管理,成立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 | 第31页 |
第二节 加强学生网络行为管理力度 | 第31-32页 |
一、强化日常管理 | 第31页 |
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 第31页 |
三、重视学生心理辅导 | 第31-32页 |
第三节 健全网络行为监管制度体系 | 第32-38页 |
一、运用技术手段确保网络安全 | 第32-36页 |
二、健全网络违法行为处理体系 | 第36-37页 |
三、开展网络行为法制宣传教育 | 第37-38页 |
研究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