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2-28页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5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三) 研究述评 | 第23-24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一) 捐赠 | 第24页 |
(二) 社会捐赠 | 第24页 |
(三) 高校教育基金会 | 第24-25页 |
(四) 投资策略 | 第25页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第一章 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分析 | 第28-36页 |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31页 |
(一) 外部环境分析 | 第28-30页 |
(二) 内部环境分析 | 第30-31页 |
二、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的必要性分析 | 第31-32页 |
三、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的原则 | 第32-34页 |
(一) 合法性原则 | 第32-33页 |
(二) 安全性原则 | 第33页 |
(三) 流动性原则 | 第33页 |
(四) 效益性原则 | 第33-34页 |
(五) 道德性原则 | 第34页 |
四、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34-36页 |
(一) 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 | 第34-35页 |
(二) 投资组合理论 | 第35-36页 |
第二章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现状 | 第36-46页 |
一、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规模现状 | 第36-39页 |
二、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方式现状 | 第39-43页 |
三、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收益现状 | 第43-46页 |
第三章 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6-55页 |
一、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46-51页 |
(一) 资产规模小,投资资金少 | 第46-48页 |
(二) 投资方式保守单一,收益率低 | 第48-49页 |
(三) 投资管理机制不完善 | 第49-50页 |
(四) 投资理念保守 | 第50-51页 |
二、影响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的原因分析 | 第51-55页 |
(一) 发展时间短,投资经验不足 | 第51-52页 |
(二) 基金会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 第52-53页 |
(三) 专业人才建设不足 | 第53-54页 |
(四)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 第54-55页 |
第四章 中美两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相关投资运作经验 | 第55-64页 |
一、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运作经验介绍 | 第55-60页 |
(一) 完善的资金募集机制 | 第55-57页 |
(二) 规范的投资管理机制 | 第57-59页 |
(三) 多元的投资方式 | 第59-60页 |
二、国内Z大学教育基金会投资经验介绍 | 第60-64页 |
(一) 严守本金安全 | 第60-62页 |
(二) 参与投资运作 | 第62页 |
(三) 培养投资团队 | 第62页 |
(四) 创新投资领域 | 第62-64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策略的建议思考 | 第64-72页 |
一、完善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管理 | 第64-67页 |
(一) 健全高校教育资金会的资金管理体制机制 | 第64-66页 |
(二) 加强对高校教育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培养和管理 | 第66-67页 |
二、构建高校教育基金会合作之路 | 第67-69页 |
(一) 加强高校教育基金会之间的合作 | 第67-68页 |
(二) 加强高校教育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第68页 |
(三) 加强高校教育基金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 第68-69页 |
三、建立多元的投资方式 | 第69-70页 |
(一) 金融投资方式多元化 | 第69-70页 |
(二) 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相结合 | 第70页 |
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附录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