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3-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新闻电影发展与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概念梳理 | 第14-23页 |
一、从“影戏”到电影——中国电影的开端 | 第14-15页 |
二、作为新闻传播媒介和宣传载体的新闻电影 | 第15-17页 |
三、新闻片与纪录片的“分道扬镳” | 第17-19页 |
四、电影与新闻在传播内容上的交融——新闻事件改编电影 | 第19-23页 |
第二章 中国当代写实电影的变革与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成因 | 第23-36页 |
一、中国当代写实电影的变革 | 第23-29页 |
1、从纪录片到写实主义电影的变革实践 | 第23-24页 |
2、电影与写实文学的融合与繁荣 | 第24-26页 |
3、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新写实”突围 | 第26-29页 |
二、中国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发展成因 | 第29-36页 |
1、商业原因 | 第29-33页 |
2、创作原因 | 第33-36页 |
第三章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特征分析 | 第36-58页 |
一、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题材选择 | 第36-42页 |
1、故事性与冲突性 | 第36-38页 |
2、真实性与严肃性 | 第38-39页 |
3、亲近性与代表性 | 第39-41页 |
4、话题性与讨论性 | 第41-42页 |
二、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创作分析——以电影《亲爱的》为例 | 第42-54页 |
1、新闻叙事的改造 | 第42-49页 |
2、新闻表达到电影表达的转换 | 第49-54页 |
三、新闻电影的传播特性 | 第54-58页 |
1、电影媒介平台的特性和发展 | 第54-55页 |
2、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传播内容与态度 | 第55-57页 |
3、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传播价值和目标 | 第57-58页 |
第四章 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发展思考 | 第58-76页 |
一、新闻理论的发展是“新闻事件改编电影”成功的重要基石 | 第58-65页 |
1、对非事件新闻的关注和深入挖掘 | 第59-60页 |
2、新闻创作技巧的丰富和完善 | 第60-62页 |
3、对“市场需要”的探索和尝试 | 第62-64页 |
4、新闻事件改编电影是新闻散文化成果在新的传播载体中的繁荣 | 第64-65页 |
二、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创作的误区和问题 | 第65-71页 |
1、“底层”、“乡土”的题材局限 | 第65-66页 |
2、主观态度的过分表现对事件夸大造成的失真影响 | 第66-68页 |
3、不恰当艺术加工对于事件本身性质的曲解:悲剧喜剧化、闹剧化 | 第68-70页 |
4、“光明结局”和“人文关怀”对批判价值的削弱 | 第70-71页 |
三、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发展前瞻 | 第71-76页 |
1、新闻事件改编电影思想深度的加深 | 第71-72页 |
2、新闻事件改编电影的“再新闻”能力和对新闻融合的发展启发 | 第72-74页 |
3、新闻事件改编电影在“莱坞”电影环境中的传播竞争力提升 | 第74-76页 |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