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9-11页 |
2.从漫画到电影——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的改编历程 | 第11-25页 |
2.1 超级英雄漫画的发展 | 第11-16页 |
2.1.1 发端期——“超人”的诞生(1938) | 第11-12页 |
2.1.2 高产期 | 第12-13页 |
2.1.3 “DC”和“Marvel”公司 | 第13-15页 |
2.1.4 衰落期 | 第15-16页 |
2.2 好莱坞漫画改编电影 | 第16-25页 |
2.2.1 发端期(1978—2000) | 第17-20页 |
2.2.2 平缓发展时期(2000——2010) | 第20-22页 |
2.2.3 黄金时期(2011至今) | 第22-25页 |
3.超级英雄题材电影与漫画的文本差异 | 第25-31页 |
3.1 从漫画到电影——《超人》 | 第25页 |
3.2 对漫画中商业元素的放大——《复仇者联盟》 | 第25-28页 |
3.3 保留漫画人物,设计全新故事——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 | 第28-31页 |
4.好莱坞超级英雄题材电影的类型模式 | 第31-39页 |
4.1 好莱坞超级英雄题材电影的类型元素 | 第31-32页 |
4.2 好莱坞超级英雄题材电影的情节模式 | 第32-34页 |
4.3 好莱坞超级英雄题材电影的人物关系模式 | 第34-36页 |
4.4 好莱坞超级英雄题材电影的视觉样式 | 第36-39页 |
5.超级英雄题材电影的受众心理分析 | 第39-43页 |
5.1 源于观众熟悉的远古神话故事模型 | 第39页 |
5.2 能够令观众兴奋的表象和深层根源 | 第39-41页 |
5.3 为什么超级英雄题材电影只出现在美国? ——电影中深层的美国意识形态 | 第41-43页 |
6.好莱坞超级英雄题材电影的文化策略 | 第43-49页 |
6.1 争取文化认同的策略 | 第43-45页 |
6.1.1 超级英雄的平民出身 | 第43页 |
6.1.2 超常能力和常人情感 | 第43-44页 |
6.1.3 超级英雄的孩童特质 | 第44-45页 |
6.2 进行文化输出的策略——超级英雄电影的全球化 | 第45-46页 |
6.3 超级英雄电影在中国 | 第46-49页 |
7.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附录1: 图表目录 | 第55-57页 |
附录2: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