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职业教育的虚拟装配实训系统研究及应用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虚拟装配技术及其理论基础 | 第13-21页 |
2.1 虚拟装配关键技术 | 第14-16页 |
2.1.1 虚拟装配建模技术 | 第15页 |
2.1.2 虚拟装配干涉检验技术 | 第15页 |
2.1.3 虚拟装配中的装配约束技术 | 第15-16页 |
2.1.4 虚拟装配工艺规划技术 | 第16页 |
2.2 虚拟装配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2.1 认知理论 | 第16-17页 |
2.2.2 模型法则 | 第17页 |
2.2.3 构建学习法则 | 第17-18页 |
2.2.4 沉浸理论 | 第18-19页 |
2.2.5 非正式学习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基于虚拟装配的职业教育优势分析 | 第21-27页 |
3.1 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痛点问题 | 第21-22页 |
3.1.1 学非所用的缺陷 | 第21页 |
3.1.2 设备落后的缺陷 | 第21页 |
3.1.3 安全隐患的缺陷 | 第21-22页 |
3.1.4 实训消耗大量资本的缺陷 | 第22页 |
3.2 虚拟装配实训系统应用于职业教育的优势 | 第22-27页 |
3.2.1 节约了职业教育教学的资源和成本 | 第23页 |
3.2.2 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 第23-24页 |
3.2.3 避免高危操作 | 第24页 |
3.2.4 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 第24页 |
3.2.5 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 第24-25页 |
3.2.6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发动机虚拟装配实训系统设计与开发 | 第27-47页 |
4.1 发动机虚拟装配系统教学和学情分析 | 第27-30页 |
4.1.1 虚拟装配系统教学分析 | 第27-29页 |
4.1.2 虚拟装配系统学情分析 | 第29-30页 |
4.2 发动机虚拟装配系统教学设计 | 第30-33页 |
4.2.1 虚拟装配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4.2.2 虚拟装配流程规划设计 | 第31页 |
4.2.3 虚拟装配系统的框架设计 | 第31-33页 |
4.3 发动机虚拟装配系统素材准备 | 第33-39页 |
4.3.1 发动机工作原理及系统结构 | 第33-34页 |
4.3.2 Solidworks建立模型 | 第34-35页 |
4.3.3 系统需要建立的零部件模型 | 第35-36页 |
4.3.4 零件模型整合成部件 | 第36-37页 |
4.3.5 部件模型建立成果展示 | 第37-39页 |
4.4 场景建模流程 | 第39-42页 |
4.4.1 制作发动机虚拟装配系统场景的工具选择 | 第39-40页 |
4.4.2 导入发动机模型并调整 | 第40-41页 |
4.4.3 制作GUI界面 | 第41页 |
4.4.4 采用C | 第41-42页 |
4.4.5 最后保存场景发布 | 第42页 |
4.5 系统成果展示 | 第42-47页 |
4.5.1 登录界面 | 第42-43页 |
4.5.2 系统的首页界面 | 第43页 |
4.5.3 预览模块 | 第43-44页 |
4.5.4 模拟模块 | 第44-45页 |
4.5.5 实训模块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9页 |
5.1 总结 | 第47页 |
5.2 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