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常用外国语论文--英语论文--语文教学论文

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再造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2页
    二、研究目的和重要性第12-14页
    三、研究问题及方法第14-1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8-25页
    第一节 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第18-21页
        一、国外研究第18-20页
        二、国内研究第20-21页
    第二节 关于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外语课程的研究第21-23页
        一、国外研究第21-22页
        二、国内研究第22-23页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总结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二章 通识教育理念第25-34页
    第一节 通识教育的内涵第25-29页
        一、通识教育的性质第26-27页
        二、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第27-28页
        三、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第28-29页
    第二节 通识教育的类型第29-30页
        一、分布必修型第29页
        二、名著课程型第29-30页
        三、自由选修型第30页
        四、核心课程型第30页
    第三节 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英语课程的定位第30-33页
        一、性质定位第31页
        二、培养目标定位第31-32页
        三、课程内容定位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通识教育理念下国外大学外语课程调查第34-49页
    第一节 课程目标调查第35-37页
        一、课程目标起点第36-37页
        二、课程目标终点第37页
    第二节 课程内容调查第37-40页
        一、课程内容定位第38-39页
        二、课程材料内容第39-40页
    第三节 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调查第40-43页
        一、课程教学方法第41-42页
        二、课程教学组织形式第42-43页
    第四节 教学评价调查第43-47页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关系第44-47页
        二、评价方式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通识教育理念下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现状调查第49-58页
    第一节 课程目标调查第49-51页
        一、课程目标的起点与终点第49-50页
        二、课程目标的系统化第50-51页
    第二节 课程内容调查第51-53页
        一、课程内容定位第52页
        二、课程材料内容第52-53页
    第三节 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调查第53-55页
        一、课程教学方法第53-54页
        二、课程组织形式第54-55页
    第四节 教学评价调查第55-56页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关系第55-56页
        二、评价方式第56页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五章 通识教育理念下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建议第58-74页
    第一节 课程目标构想第58-63页
        一、培养批判性思维方式第58-60页
        二、提升综合人文素养第60页
        三、“通用+专门”的原则第60-63页
    第二节 课程内容构想第63-67页
        一、“通用型+模块型+研讨型”的方式和“开环性+自主性”的特征第63-66页
        二、明确大学英语通识课程内涵第66-67页
        三、提高课堂的英语学习氛围第67页
    第三节 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构想第67-70页
        一、“网络+探究”的教学方法第68-69页
        二、增加小班讨论课程的比重第69-70页
    第四节 教学评价方式构想第70-73页
        一、合理分配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方式比重第71页
        二、实现评价内容的丰富性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第74-78页
    一、主要结论第74-76页
    二、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TED演讲中话语标记语跨学科对比研究--以数学、医学、经济学、艺术为例
下一篇:城市形象传播视角下的西安外宣翻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