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进展 | 第11-15页 |
1.1.1 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 | 第11页 |
1.1.2 高寒湿地 | 第11-12页 |
1.1.3 高寒草甸 | 第12页 |
1.1.4 土壤微生物 | 第12-14页 |
1.1.5 土壤有机化合物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高寒湿地和草甸退化及恢复对其土壤养分及植物群落的影响 | 第17-31页 |
2.1 引言 | 第17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2.2.1 研究地概况 | 第17-18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18-20页 |
2.2.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20页 |
2.2.4 测定方法 | 第20页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2.3 结果 | 第21-29页 |
2.3.1 植物群落特征 | 第21-25页 |
2.3.2 土壤理化性质 | 第25-29页 |
2.3.3 植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第29页 |
2.4 讨论 | 第29-30页 |
2.5 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高寒湿地和草甸退化及恢复对其土壤微生物碳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第31-47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3.2.1 研究地概况 | 第31页 |
3.2.2 试验设计 | 第31页 |
3.2.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31页 |
3.2.4 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3.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2页 |
3.3 结果 | 第32-45页 |
3.3.1 土壤微生物整体活性分析 | 第32-37页 |
3.3.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 | 第37-41页 |
3.3.3 主成分分析 | 第41-42页 |
3.3.4 相关分析 | 第42-44页 |
3.3.5 冗余分析 | 第44-45页 |
3.4 讨论 | 第45-46页 |
3.5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高寒湿地和草甸退化及恢复对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 第47-97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4.2.1 研究地概况 | 第47页 |
4.2.2 试验设计 | 第47页 |
4.2.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47页 |
4.2.4 测定方法 | 第47-49页 |
4.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9页 |
4.3 结果 | 第49-95页 |
4.3.1 土壤细菌差异性分析 | 第49-63页 |
4.3.2 土壤放线菌差异性分析 | 第63-71页 |
4.3.3 土壤真菌差异性分析 | 第71-84页 |
4.3.4 土壤微生物组成与土壤及植被性质相关性分析 | 第84-85页 |
4.3.5 土壤微生物Alpha多样性指数分析 | 第85-86页 |
4.3.6 土壤微生物优势菌群门、纲水平与土壤及植被性质相关性分析 | 第86-95页 |
4.4 讨论 | 第95-96页 |
4.5 小结 | 第96-97页 |
第五章 高寒湿地和草甸退化及恢复对其土壤有机化合物的影响 | 第97-122页 |
5.1 引言 | 第97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97-100页 |
5.2.1 研究地概况 | 第97页 |
5.2.2 试验设计 | 第97页 |
5.2.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97-98页 |
5.2.4 测定方法 | 第98-99页 |
5.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99-100页 |
5.3 结果 | 第100-119页 |
5.3.1 土壤化合物相对含量比较 | 第100-119页 |
5.3.2 土壤有机化合物与土壤及植被性质相关性分析 | 第119页 |
5.4 讨论 | 第119-120页 |
5.5 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六章 植物群落、土壤养分与土壤微生物及土壤有机化合物的关系 | 第122-125页 |
6.1 引言 | 第122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122页 |
6.2.1 研究地概况 | 第122页 |
6.2.2 试验设计 | 第122页 |
6.2.3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22页 |
6.3 结果 | 第122-124页 |
6.4 讨论 | 第124页 |
6.5 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5-127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25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7页 |
在读期间的论文成果及参加科研项目 | 第137-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附录 | 第139-2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