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7页 |
1.2 研究框架 | 第7-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9-26页 |
2.1 盈余管理理论基础 | 第9-17页 |
2.1.1 盈余管理理论定义 | 第9-10页 |
2.1.2 盈余管理动机 | 第10-14页 |
2.1.3 盈余管理方式 | 第14-17页 |
2.2 盈余管理的探测 | 第17-22页 |
2.2.1 估计市场整体盈余管理程度的频率分布法 | 第17-19页 |
2.2.2 可探测单个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方法 | 第19-21页 |
2.2.3 盈余管理识别模型的测度效果及评价 | 第21-22页 |
2.3 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 第22-26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状况研究 | 第26-41页 |
3.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3.1.1 采用盈余分布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盈余管理状况 | 第26-27页 |
3.1.2 采用总体应计利润模型探测我国上市公司具体盈余管理情况 | 第27页 |
3.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 第27-28页 |
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28-41页 |
3.3.1 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盈余管理状况 | 第28-34页 |
3.3.2 总体应计利润模型的比较 | 第34-38页 |
3.3.3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盈余管理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关系研究 | 第41-56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41-45页 |
4.1.1 盈余管理与董事会特征 | 第41-43页 |
4.1.2 盈余管理与监事会特征 | 第43-44页 |
4.1.3 盈余管理与股权结构特征 | 第44-45页 |
4.2 研究模型 | 第45-47页 |
4.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第47-48页 |
4.4 实证分析 | 第48-56页 |
4.4.1 模型一:盈余管理与董事会特征 | 第48-50页 |
4.4.2 模型二:盈余管理与监事会特征 | 第50-52页 |
4.4.3 模型三:盈余管理与股权结构特征 | 第52-5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6-6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7-59页 |
5.2.1 强化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 第57页 |
5.2.2 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 第57-58页 |
5.2.3 发展多元化的股权持有形式 | 第58页 |
5.2.4 完善证券市场监管 | 第58-59页 |
5.3 后续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