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3-18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3-16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1.3.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人才资源开发与使用的理论概述 | 第26-60页 |
2.1 人才资源的相关概念 | 第26-35页 |
2.1.1 人才及其特性 | 第26-27页 |
2.1.2 人才资源及其特性 | 第27-31页 |
2.1.3 人才资源的分类 | 第31-32页 |
2.1.4 人力资源、人才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 第32-33页 |
2.1.5 人才资源资本化 | 第33-35页 |
2.2 人才资源开发与使用的理论基础 | 第35-42页 |
2.2.1 人才资源价值定位理论 | 第35-37页 |
2.2.2 “金字塔原理”与培育人才 | 第37页 |
2.2.3 “木桶理论”和使用人才 | 第37-38页 |
2.2.4 彼得定律与人才提拔聘用 | 第38-39页 |
2.2.5 苛希纳定律与机构编制 | 第39-40页 |
2.2.6 帕金森定律与机构管理 | 第40-41页 |
2.2.7 “竞争效应”(Competing Effect)与激励人才 | 第41-42页 |
2.3 对人才资源管理的理论分析 | 第42-60页 |
2.3.1 人才资源管理的理念创新 | 第42-44页 |
2.3.2 构建科学的人才资源管理体制机制 | 第44-46页 |
2.3.3 转变人才管理模式 | 第46-49页 |
2.3.4 人才培训 | 第49-54页 |
2.3.5 人才激励 | 第54-60页 |
第三章 行业人才资源开发的环境与作用分析 | 第60-67页 |
3.1 行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 第60-62页 |
3.1.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 第60页 |
3.1.2 保证公路交通行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 第60-61页 |
3.1.3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 第61-62页 |
3.2 行业人才资源开发的环境分析 | 第62-65页 |
3.2.1 社会经济环境 | 第62-63页 |
3.2.2 政策法规环境 | 第63-64页 |
3.2.3 科技教育环境 | 第64-65页 |
3.3 行业人才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分析 | 第65-67页 |
第四章 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 | 第67-77页 |
4.1 公路交通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67-70页 |
4.1.1 公路建设、养护、管理部门发展现状分析 | 第67-68页 |
4.1.2 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发展现状分析 | 第68-70页 |
4.2 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的现状分析 | 第70-73页 |
4.3 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政策的现状分析 | 第73-77页 |
4.3.1 预测与规划的政策分析 | 第73页 |
4.3.2 配置与管理的政策分析 | 第73页 |
4.3.3 培养与使用的政策分析 | 第73-74页 |
4.3.4 流动与信息的政策分析 | 第74-75页 |
4.3.5 行业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75-77页 |
第五章 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的需求预测 | 第77-92页 |
5.1 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需求预测的意义 | 第77-79页 |
5.1.1 人才资源需求预测是公路交通行业人才战略规划的依据 | 第77-78页 |
5.1.2 人才资源需求预测是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 | 第78页 |
5.1.3 人才资源需求预测是科学制定公路交通教育事业规划的先决条件 | 第78-79页 |
5.2. 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需求预测的常用方法 | 第79-85页 |
5.2.1 规范化模型法 | 第79-80页 |
5.2.2 单位含量推算法 | 第80-81页 |
5.2.3 综合指标法 | 第81-82页 |
5.2.4 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法 | 第82-83页 |
5.2.5 趋势外推法 | 第83-84页 |
5.2.6 回归分析法 | 第84-85页 |
5.3 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的需求结构及依据分析 | 第85-87页 |
5.3.1 工作绩效考评 | 第85-86页 |
5.3.2 人才成本核算 | 第86-87页 |
5.4 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的预测 | 第87-92页 |
5.4.1 人才资源总量预测 | 第87-88页 |
5.4.2 人才资源结构预测 | 第88-92页 |
第六章 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与几个关系的处理 | 第92-97页 |
6.1 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92-93页 |
6.1.1 战略性原则 | 第92页 |
6.1.2 系统性原则 | 第92页 |
6.1.3 经济性原则 | 第92-93页 |
6.1.4 结构优化原则 | 第93页 |
6.1.5 可持续性原则 | 第93页 |
6.2 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第93-97页 |
6.2.1 政策与机制 | 第94页 |
6.2.2 素质与结构 | 第94页 |
6.2.3 数量和质量 | 第94-95页 |
6.2.4 外引与内培 | 第95页 |
6.2.5 稳定与流动 | 第95-96页 |
6.2.6 精神与利益 | 第96-97页 |
第七章 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与使用的保障措施与政策 | 第97-105页 |
7.1 预测与规划 | 第97页 |
7.1.1 建立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预测与规划工作制度 | 第97页 |
7.1.2 建立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现状统计与供求信息工作制度 | 第97页 |
7.2 配置与管理 | 第97-100页 |
7.2.1 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 | 第97-98页 |
7.2.2 构建基于公路交通行业特点的人才资源管理模式 | 第98-99页 |
7.2.3 建立行业人才资源开发的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工作机制 | 第99页 |
7.2.4 建立行业重要岗位人才准入制度 | 第99页 |
7.2.5 建立行业人才资源成本投入与效益分析核算制度 | 第99-100页 |
7.3 培养与使用 | 第100-103页 |
7.3.1 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加大人才工作保障力度 | 第100页 |
7.3.2 制定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评聘考核制度 | 第100-101页 |
7.3.3 建立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培训制度 | 第101-102页 |
7.3.4 制定西部地区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的优惠政策 | 第102-103页 |
7.4 流动与信息 | 第103-105页 |
7.4.1 制定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信息方面的政策 | 第103页 |
7.4.2 制定公路交通行业人才资源合理流动的政策 | 第103-105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105-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