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沥青路面论文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设计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第11-15页
        1.2.1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研究概况第11-12页
        1.2.2 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3 研究现状分析第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第17-37页
    2.1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第17-25页
        2.1.1 历版设计方法介绍第17-21页
        2.1.2 现行设计方法适用性分析第21-25页
    2.2 国外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第25-31页
        2.2.1 澳大利亚 Austroads2001 设计方法第25-26页
        2.2.2 日本 TA 设计方法第26-28页
        2.2.3 美国 AASHTO 设计方法第28-29页
        2.2.4 壳牌设计方法第29-30页
        2.2.5 美国 SUPERPAVE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第30页
        2.2.6 加拿大 OPAC2000 设计方法第30-31页
    2.3 国内外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比较第31-36页
        2.3.1 设计理论比较分析第32-35页
        2.3.2 设计指标比较分析第35-36页
    2.4 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设计弯沉计算体系研究第37-62页
    3.1 我国设计弯沉计算标准第37-41页
        3.1.1 现行规范设计弯沉公式的由来第37-39页
        3.1.2 柔性基层类型系数 Ab值的确定第39页
        3.1.3 现行设计弯沉计算公式的适用性分析第39-41页
    3.2 省内典型路面检测数据整理分析第41-53页
        3.2.1 深汕西高速公路第41-45页
        3.2.2 广三高速公路第45-47页
        3.2.3 佛开高速公路第47-50页
        3.2.4 广佛高速公路第50-51页
        3.2.5 广深高速公路第51-53页
    3.3 设计弯沉计算公式标定第53-61页
        3.3.1 路面基层类型系数计算参数选取第53-54页
        3.3.2 路面基层类型系数 Ab值标定第54-55页
        3.3.3 沥青路面结构类型的界定第55-61页
    3.4 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及层底拉应力分析第62-79页
    4.1 沥青路面典型结构型式及计算参数第62-64页
    4.2 路面结构层模量变化对弯沉及层底拉应力影响分析第64-75页
        4.2.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及层底拉应力分析第64-68页
        4.2.2 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及层底拉应力变化趋势分析第68-71页
        4.2.3 柔性倒装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弯沉及层底拉应力变化趋势分析第71-75页
    4.3 路面结构类型对弯沉及层底拉应力影响分析第75-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工程实例分析第79-86页
    5.1 工程项目背景第79-80页
    5.2 路面各结构层顶面弯沉实测结果分析第80-81页
    5.3 基于不同软件的各结构层弯沉及层底拉应力分析第81-84页
        5.3.1 路面各结构层顶面弯沉分析第81-83页
        5.3.2 路面各结构层层底拉应力分析第83-84页
    5.4 小结第84-8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特性研究
下一篇:FCC装置气体脱硫的流程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