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代用燃料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醇类燃料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天然气第12页
        1.2.3 液化石油气第12-13页
        1.2.4 生物柴油第13页
        1.2.5 煤制油及天然气合成油第13-14页
    1.3 二甲醚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二甲醚简述第14页
        1.3.2 二甲醚的喷雾特点第14-15页
        1.3.3 二甲醚的燃烧特点第15页
        1.3.4 二甲醚的排放特点第15-16页
        1.3.5 二甲醚的存在的问题第16页
        1.3.6 二甲醚的研究现状第16页
    1.4 喷雾技术概述及研究现状第16-23页
        1.4.1 喷雾技术简述第16-17页
        1.4.2 雾化质量的评价第17-20页
        1.4.3 喷雾测试技术简介第20-22页
        1.4.4 喷雾技术的应用第22-23页
        1.4.5 喷雾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3页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3-25页
第二章 闪光摄影法测定混合燃料喷雾特性试验第25-45页
    2.1 试验方案第26页
    2.2 试验设备第26-28页
    2.3 试验过程第28-34页
        2.3.1 标准丝的拍摄第28-29页
        2.3.2 纯柴油喷雾试验第29-31页
        2.3.3 D10 混合燃料喷雾试验第31-33页
        2.3.4 D20 混合燃料喷雾试验第33-34页
    2.4 试验数据处理第34-37页
        2.4.1 标准丝图片处理第34页
        2.4.2 喷雾试验图片处理第34页
        2.4.3 液滴长度平均直径、体积平均直径和索特(Sauter)平均直径的计算第34-35页
        2.4.4 液滴特征直径的计算第35-36页
        2.4.5 液滴的相对尺寸范围和发散边界第36-37页
    2.5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7-44页
        2.5.1 同掺混比同启喷压力不同孔径雾化质量对比第37-39页
        2.5.2 同掺混比同孔径不同启喷压力雾化质量对比第39-42页
        2.5.3 同孔径同启喷压力不同掺混比雾化质量对比第42-44页
    2.6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不同方法测定纯柴油喷雾特性试验第45-55页
    3.1 马尔文法测定纯柴油喷雾特性试验第45-49页
        3.1.1 马尔文 Spraytec 喷雾激光粒度仪简介第45页
        3.1.2 试验方案第45-47页
        3.1.3 试验参数设置第47页
        3.1.4 试验结果第47-48页
        3.1.5 试验结果处理与分析第48-49页
    3.2 PIV 测定纯柴油喷雾特性试验第49-52页
        3.2.1 PIV 粒子测量技术简介第49页
        3.2.2 试验结果第49-51页
        3.2.3 试验结果分析第51-52页
    3.3 三种测试方法尺寸分布比较第52-54页
    3.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液滴尺寸分布理论计算第55-69页
    4.1 液滴尺寸分布函数第55-58页
        4.1.1 液滴尺寸分布函数的推导第55-57页
        4.1.2 液滴蒸发和碰撞对液滴尺寸的影响第57-58页
    4.2 液滴尺寸分布理论计算的参数设置第58-61页
        4.2.1 拉格朗日因子第58-59页
        4.2.2 试验参数第59-61页
    4.3 闪光摄影法液滴尺寸分布理论计算第61-66页
        4.3.1 D0(纯柴油)燃料理论计算第61-62页
        4.3.2 D10 混合燃料理论计算第62-64页
        4.3.3 D20 混合燃料理论计算第64-66页
    4.4 马尔文法液滴尺寸分布理论计算第66-67页
    4.5 PIV 法液滴尺寸分布理论计算第67-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立高职院校绩效考核体系项目管理研究
下一篇: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设计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