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父母教养方式、成就目标定向对中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文献综述第8-18页
    1.1 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第8-10页
        1.1.1 父母教养方式的界定第8-10页
        1.1.2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第10页
    1.2 成就目标的研究概况第10-13页
        1.2.1 成就目标的概念第10-11页
        1.2.2 成就目标的结构第11-13页
        1.2.3 成就目标定向的测量第13页
    1.3 学业情绪的研究第13-15页
        1.3.1 学业情绪的概念第14页
        1.3.2 学业情绪的理论第14-15页
        1.3.3 学业情绪的结构及其测量第15页
    1.4 父母教养方式与成就目标之间的关系研究第15-16页
    1.5 成就目标与学业情绪之间的关系研究第16-18页
2. 问题提出第18-20页
    2.1 研究目的第18页
    2.2 研究假设第18页
    2.3 研究意义第18-20页
        2.3.1 理论意义第18页
        2.3.2 实践意义第18-20页
3. 研究方法第20-22页
    3.1 样本及取样第20页
    3.2 研究工具第20-21页
    3.3 施测程序第21页
    3.4 数据处理第21-2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2-39页
    4.1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结果分析第22-24页
        4.1.1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第22页
        4.1.2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第22-24页
    4.2 中学生成就目标的结果分析第24-25页
        4.2.1 中学生成就目标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第24-25页
        4.2.2 中学生成就目标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第25页
    4.3 中学生学业情绪的结果分析第25-28页
        4.3.1 中学生学业情绪各维度在性别差异第25-27页
        4.3.2 中学生学业情绪各维度在年级差异第27-28页
    4.4 父母教养方式、成就目标、学业情绪之间的相关第28-30页
    4.5 成就目标、学业情绪之间的 Pearson 相关第30页
    4.6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就目标对学业情绪的多元回归第30-35页
    4.7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就目标对学业情绪的路径分析第35-39页
5 讨论第39-46页
    5.1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第39-40页
        5.1.1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第39页
        5.1.2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年级上的差异第39-40页
    5.2 中学生成就目标定向的特点第40-41页
        5.2.1 中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在性别上的差异第40页
        5.2.2 中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在年级上的差异第40-41页
    5.3 中学生学业情绪发展的特点第41-42页
        5.3.1 中学生学业情绪在性别上的差异第41页
        5.3.2 中学生学业情绪在年级上的差异第41-42页
    5.4 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情绪的影响第42-43页
    5.5 父母教养方式对成就目标的影响第43页
    5.6 成就目标对学业情绪的影响第43-44页
    5.7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成就目标与学业情绪的关系第44-46页
6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2页
附录第52-60页
致谢第60-61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6世纪龟兹佛教艺术及其东传研究
下一篇:企业员工心理授权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