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4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第17-19页 |
1.2 超分辨聚焦研究现状 | 第19-29页 |
1.2.1 光瞳滤波超分辨聚焦法 | 第19-21页 |
1.2.2 偏振光学极大数值孔径系统超分辨聚焦法 | 第21-25页 |
1.2.3 光学超振荡超分辨聚焦法 | 第25-28页 |
1.2.4 其他超分辨聚焦法 | 第28-29页 |
1.3 超分辨共焦显微成像技术研究现状 | 第29-38页 |
1.3.1 共焦显微技术发展演变和现状 | 第30-34页 |
1.3.2 光瞳滤波共焦显微超分辨 | 第34-35页 |
1.3.3 偏振光学极大数值孔径系统共焦超分辨 | 第35-36页 |
1.3.4 4Pi共焦、θ共焦和STED超分辨显微技术 | 第36-37页 |
1.3.5 光学超振荡共焦超分辨 | 第37-38页 |
1.4 本领域存在的科学问题 | 第38-39页 |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9-40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2章 光瞳滤波超分辨聚焦及共焦显微成像 | 第41-75页 |
2.1 引言 | 第41页 |
2.2 标量衍射积分及聚焦光场分布 | 第41-47页 |
2.2.1 光学衍射理论 | 第41-43页 |
2.2.2 标量衍射积分 | 第43-45页 |
2.2.3 标量衍射聚焦光场三维分布 | 第45-47页 |
2.3 矢量衍射积分及聚焦积分表达式 | 第47-51页 |
2.3.1 矢量德拜——沃尔夫衍射积分 | 第48-49页 |
2.3.2 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 第49-50页 |
2.3.3 径向偏振光和角向偏振光 | 第50-51页 |
2.4 光瞳滤波原理、分类和设计 | 第51-57页 |
2.4.1 光瞳滤波原理 | 第51-53页 |
2.4.2 光瞳滤波器分类 | 第53-54页 |
2.4.3 环形光瞳 | 第54-55页 |
2.4.4 超分辨光瞳滤波器的一般设计方法 | 第55-57页 |
2.5 辐轮形滤波器 | 第57-65页 |
2.5.1 辐轮形滤波器构造 | 第57-59页 |
2.5.2 辐轮形滤波器优化 | 第59-61页 |
2.5.3 辐轮形滤波器加工误差分析 | 第61-62页 |
2.5.4 辐轮形滤波器横向聚焦光斑分布 | 第62-63页 |
2.5.5 辐轮形滤波器焦深扩展比较 | 第63-65页 |
2.6 余弦合成型滤波器 | 第65-69页 |
2.6.1 共轭余弦型滤波器 | 第65-66页 |
2.6.2 余弦合成型滤波器 | 第66-69页 |
2.7 抛物切趾型和余弦指数型光瞳滤波器 | 第69-70页 |
2.8 Toraldo滤波器共焦相干传递函数解析表达式 | 第70-74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3章 超振荡衍射聚焦及超分辨共焦显微成像 | 第75-101页 |
3.1 引言 | 第75-76页 |
3.2 超振荡现象和超振荡透镜 | 第76-78页 |
3.2.1 超振荡现象 | 第76页 |
3.2.2 超振荡透镜 | 第76-78页 |
3.3 标量角谱理论和超振荡衍射元件的标量优化设计 | 第78-84页 |
3.3.1 标量角谱理论 | 第78-79页 |
3.3.2 标量优化模型 | 第79-80页 |
3.3.3 遗传算法求解和加速优化 | 第80-81页 |
3.3.4 设计算例和精简表示 | 第81-84页 |
3.4 超振荡衍射元件的矢量优化设计 | 第84-94页 |
3.4.1 矢量角谱理论 | 第85-86页 |
3.4.2 径向偏振光矢量角谱分析 | 第86-88页 |
3.4.3 其他类型偏振光矢量角谱分析 | 第88-90页 |
3.4.4 径向偏振光照明超振荡衍射元件的矢量优化 | 第90-94页 |
3.5 超振荡透镜矢量衍射聚焦理论验证 | 第94-96页 |
3.6 超振荡透镜聚焦共焦显微成像相干传递函数 | 第96-98页 |
3.7 超振荡透镜亚波长聚焦及共焦超分辨成像的认识 | 第98-99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4章 极大数值孔径抛物反射镜和菲涅尔波带片亚波长聚焦 | 第101-129页 |
4.1 引言 | 第101-102页 |
4.2 径向偏振光极大数值孔径系统超分辨聚焦 | 第102-103页 |
4.3 抛物反射镜矢量德拜——沃尔夫衍射积分 | 第103-106页 |
4.4 抛物反射镜斯特尔顿——朱矢量衍射积分 | 第106-115页 |
4.4.1 斯特尔顿——朱矢量衍射积分 | 第106-107页 |
4.4.2 斯特尔顿——朱矢量衍射积分准严格聚焦理论 | 第107-111页 |
4.4.3 斯特尔顿——朱矢量衍射积分结果的远场近似 | 第111-115页 |
4.5 抛物反射镜亚波长聚焦及共焦超分辨成像 | 第115-119页 |
4.5.1 抛物反射镜聚焦亚波长超高斯分布纯纵向偏振光针 | 第115-117页 |
4.5.2 径向偏振光照明抛物反射镜共焦荧光显微成像 | 第117-119页 |
4.6 菲涅尔波带片亚波长聚焦 | 第119-128页 |
4.6.1 菲涅尔波带片 | 第120-121页 |
4.6.2 菲涅尔波带片矢量衍射理论 | 第121-124页 |
4.6.3 菲涅尔波带片聚焦亚波长超高斯分布纯纵向偏振光针 | 第124-127页 |
4.6.4 亚波长纵向偏振光针场国内外研究成果比较 | 第127-12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第5章 共焦显微镜仪器集成及超振荡衍射聚焦实验研究 | 第129-155页 |
5.1 引言 | 第129页 |
5.2 共焦扫描光学显微镜集成关键技术及实现 | 第129-138页 |
5.2.1 共焦显微镜点照明和点探测实现 | 第129-131页 |
5.2.2 共焦显微镜三维扫描实现 | 第131-132页 |
5.2.3 激光共焦扫描光学显微镜综合实验测试平台 | 第132-136页 |
5.2.4 共焦显微层析测量原理 | 第136-138页 |
5.3 工业型共焦显微镜综合仪器装置集成 | 第138-144页 |
5.4 超振荡衍射元件超分辨聚焦实验 | 第144-154页 |
5.4.1 亚波长聚焦和超分辨成像实验关键技术 | 第144-146页 |
5.4.2 共焦检焦定位和亚波长聚焦光斑探测 | 第146-1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54-155页 |
结论 | 第155-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68-172页 |
致谢 | 第172-173页 |
个人简历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