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

高速公路下穿既有运营铁路施工关键技术及安全控制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箱桥顶进施工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箱桥顶进安全管理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3 存在问题第18-19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线路第19-21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研究线路第20-21页
2 公铁交叉风险因素分析和控制指标体系研究第21-35页
    2.1 箱桥顶进施工简介第21-23页
        2.1.1 箱桥顶进施工的发展历程第21-22页
        2.1.2 箱桥顶进施工主要原理和流程第22-23页
    2.2 商周二期下穿陇海铁路项目简介第23-29页
        2.2.1 项目背景第23-26页
        2.2.2 项目概况第26-29页
    2.3 公铁交叉项目风险因素分析第29-31页
        2.3.1 箱桥顶进导致铁路路基变形的风险第29-30页
        2.3.2 列车动载导致铁路路基变形的风险第30页
        2.3.3 施工降水导致铁路路基变形的风险第30-31页
        2.3.4 箱桥积水导致高速公路运营安全的风险第31页
    2.4 公铁交叉项目风险因素分析的控制指标体系研究第31-34页
        2.4.1 铁路路基变形的控制指标第31-32页
        2.4.2 高速公路箱桥下穿路段路面排水要求第32-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箱桥下穿顶进导致铁路既有线路基变形的数值分析第35-65页
    3.1 路基变形的数值分析方法第35-40页
        3.1.1 流体质点运动的研究方法第35页
        3.1.2 基于拉格朗日法的应用软件—FLAC3D 简介第35-36页
        3.1.3 有限差分软件 FLAC3D 模拟分析过程第36-37页
        3.1.4 运用 FLAC3D 建立三维模型第37-40页
        3.1.5 箱桥穿越施工模拟的实现第40页
    3.2 工作坑开挖对铁路既有线路基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第40-48页
        3.2.1 不同开挖步对铁路线路沉降的影响第41-46页
        3.2.2 不同列车运行速度对铁路线路沉降的影响第46-48页
    3.3 不同顶进步长对铁路既有线路基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第48-57页
        3.3.1 每步开挖顶进 1.0m 时的铁路线路沉降第48-51页
        3.3.2 每步开挖顶进 2.0m 时的铁路线路沉降第51-55页
        3.3.3 每步开挖顶进 3.0m 时的铁路线路沉降第55-57页
    3.4 不同列车时速对铁路既有线路基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第57-64页
        3.4.1 每步开挖顶进 1m 时不同列车时速的影响第58-61页
        3.4.2 每步开挖顶进 2m 时不同列车时速的影响第61-63页
        3.4.3 每步开挖顶进 3m 时不同列车时速的影响第63-64页
    3.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4 施工降水导致铁路既有线路基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第65-103页
    4.1 降水方案的选择第65-66页
    4.2 箱桥下穿高速铁路施工降水工程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第66-70页
    4.3 不同降水速率对铁路既有线路基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第70-80页
    4.4 连续降水对铁路既有线路基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第80-83页
    4.5 加固补强后连续降水对铁路既有线路基变形影响的数值分析第83-94页
        4.5.1 铁路既有线路基加固补强措施第83-84页
        4.5.2 铁路既有线路基加固补强后抗变形效果分析第84-94页
    4.6 箱桥下穿顶进过程中降水突停对铁路既有线路基变形的影响第94-102页
        4.6.1 箱桥顶进 11m 降水突停分析第94-98页
        4.6.2 箱桥完全顶进到位后降水突停分析第98-102页
    4.7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5 铁路既有线路基控制变形及箱桥排水技术措施第103-123页
    5.1 箱桥下穿顶进施工过程分项控制措施第103-108页
        5.1.1 工作坑开挖第103页
        5.1.2 箱桥顶进步长控制第103-105页
        5.1.3 列车运行速度控制第105页
        5.1.4 降水控制第105-106页
        5.1.5 铁路路基注浆加固第106-107页
        5.1.6 铁路线路加固第107-108页
        5.1.7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第108页
    5.2 箱涵下穿顶进过程的现场监测第108-114页
        5.2.1 现场监测的作用第108-109页
        5.2.2 现场监测内容第109-110页
        5.2.3 测试方法和原理第110-114页
    5.3 理论分析数据与现场监测数据耦合度分析第114-115页
    5.4 箱桥下穿路段路面排水技术第115-122页
        5.4.1 集水沉井的设计与作用第116-117页
        5.4.2 渗井技术的应用第117-118页
        5.4.3 集水沉井+渗井在高速公路下穿铁路路段排水系统中的组合应用第118页
        5.4.4 商周二期下穿陇海铁路沉井+渗井技术应用实例第118-122页
    5.5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6 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铁路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及控制研究第123-155页
    6.1 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铁路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指标研究第123-128页
        6.1.1 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第123-124页
        6.1.2 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具体描述第124-128页
    6.2 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铁路工程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第128-146页
        6.2.1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比选第128-130页
        6.2.2 支持向量机理论第130-135页
        6.2.3 基于 SVM 回归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铁路工程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建立第135-140页
        6.2.4 商周二期高速公路穿越陇海铁路安全风险评估实例第140-146页
    6.3 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铁路工程安全风险控制研究第146-154页
        6.3.1 本质安全理论第146-147页
        6.3.2 基于本质安全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铁路工程安全预控措施第147-151页
        6.3.3 高速公路下穿既有铁路工程安全风险预控系统建立第151-154页
    6.4 本章小结第154-155页
7 总结与展望第155-159页
    7.1 总结第155-157页
    7.2 展望第157-159页
致谢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69页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科研成果及实践成果第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矢量衍射远场超分辨聚焦相关理论及共焦显微成像研究
下一篇: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研究--以佛山市L街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