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16-18页 |
第2章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经验 | 第18-27页 |
2.1 公交优先发展理论 | 第18-21页 |
2.1.1 城市公共交通 | 第18页 |
2.1.2 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性质 | 第18-19页 |
2.1.3 准公共产品理论 | 第19-20页 |
2.1.4 政府公共服务理论 | 第20-21页 |
2.2 国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经验 | 第21-24页 |
2.2.1 欧洲模式 | 第21-23页 |
2.2.2 美洲模式 | 第23-24页 |
2.3 国内常州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模式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威海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状态及问题 | 第27-42页 |
3.1 威海市城市发展 | 第27-28页 |
3.2 威海市公共交通系统分析 | 第28-34页 |
3.2.1 运营管理 | 第28-30页 |
3.2.2 场站设施 | 第30-31页 |
3.2.3 公交系统发展 | 第31-32页 |
3.2.4 居民出行分析 | 第32-33页 |
3.2.5 财政补贴 | 第33-34页 |
3.3 威海市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3.3.1 路网布局不合理 | 第34页 |
3.3.2 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34-35页 |
3.3.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第35页 |
3.3.4 政府优先措施不到位 | 第35-36页 |
3.3.5 公交智能化水平不高 | 第36页 |
3.3.6 市民拥堵意识不高 | 第36页 |
3.4 威海市公交优先障碍成因分析 | 第36-41页 |
3.4.1 参与者思想意识及传统观念的束缚 | 第36-37页 |
3.4.2 城市化机动化进程加快 | 第37-39页 |
3.4.3 公共交通规划编制得不到重视 | 第39页 |
3.4.4 政府补贴资金投入不足 | 第39-40页 |
3.4.5 公交优先的法规机制不健全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威海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对策 | 第42-57页 |
4.1 威海市公交优先指导思想 | 第42-43页 |
4.1.1 政府主导 | 第42页 |
4.1.2 科学规划 | 第42-43页 |
4.1.3 政策扶持 | 第43页 |
4.1.4 协调发展 | 第43页 |
4.2 威海市公交优先发展的对策 | 第43-56页 |
4.2.1 立足城市地形的规划优先 | 第44-49页 |
4.2.2 立足经济状况的政策优先 | 第49-52页 |
4.2.3 立足保障路权的运行优先 | 第52-54页 |
4.2.4 立足公众参与的意识优先 | 第54-55页 |
4.2.5 立足体制创新的管理优先 | 第55-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个人简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