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个案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以及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1.2.1 民办教育 | 第10-11页 |
1.2.2 民办高校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及其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2.1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第15-17页 |
2.1.1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阶段 | 第15-16页 |
2.1.2 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规模 | 第16-17页 |
2.2 民办高等教育办学形式与发展模式 | 第17-19页 |
2.2.1 办学形式 | 第17页 |
2.2.2 发展模式 | 第17-19页 |
2.3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3.1 成本分担理论 | 第19-20页 |
2.3.2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2页 |
2.3.3 教育公平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机制 | 第23-31页 |
3.1 政府主体作用的发挥 | 第23-25页 |
3.1.1 立法机构作用的发挥 | 第23页 |
3.1.2 宏观调控与综合管理部门作用的发挥 | 第23-24页 |
3.1.3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用的发挥 | 第24-25页 |
3.2 政府作用类型 | 第25-27页 |
3.3 政府作用特征 | 第27-28页 |
3.4 政府作用强度 | 第28-29页 |
3.5 政府支持与其他社会支持的关系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国外先进经验与借鉴 | 第31-43页 |
4.1 美国民办高等教育办学中的政府作用 | 第31-34页 |
4.1.1 全面的法律体系保障 | 第31页 |
4.1.2 严格的准入管理 | 第31-32页 |
4.1.3 强有力的经费支持 | 第32-33页 |
4.1.4 合理的认证机制 | 第33-34页 |
4.2 法国民办高等教育办学中的政府作用 | 第34-35页 |
4.2.1 私立学校主管机关 | 第34页 |
4.2.2 准入政策 | 第34页 |
4.2.3 税收优惠政策 | 第34-35页 |
4.2.4 评估与监管 | 第35页 |
4.3 日本私立高校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 第35-38页 |
4.3.1 顶层战略推进 | 第35-36页 |
4.3.2 完善和健全的法律体系 | 第36页 |
4.3.3 相对充裕的财政资金投入 | 第36-37页 |
4.3.4 设置了科学严谨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 | 第37-38页 |
4.4 新加坡民办高等教育办学中的政府作用 | 第38-40页 |
4.4.1 战略推进,产业化运作 | 第38-39页 |
4.4.2 周密的认证制度 | 第39-40页 |
4.5 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 | 第40-43页 |
第五章 广东培正学院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 第43-58页 |
5.1 办学历史与现状 | 第43-44页 |
5.1.1 办学历史概述 | 第43页 |
5.1.2 学校发展现状 | 第43-44页 |
5.2 办学过程中的政府支持情况 | 第44-47页 |
5.2.1 学校筹备过程中的政府支持 | 第44-45页 |
5.2.2 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政府支持 | 第45-47页 |
5.3 政府作用效果分析 | 第47-49页 |
5.3.1 人才培养特色和办学条件改善 | 第47-48页 |
5.3.2 办学成就和社会知名度提高 | 第48页 |
5.3.3 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增强 | 第48-49页 |
5.4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政府作用存在的问题 | 第49-53页 |
5.4.1 学院的法人性质问题 | 第49-50页 |
5.4.2 财政经费资助力度不够 | 第50页 |
5.4.3 对学校审计制度缺失 | 第50-51页 |
5.4.4 “双轨”人才政策 | 第51页 |
5.4.5 招生政策歧视 | 第51-52页 |
5.4.6 不公平的评估政策 | 第52-53页 |
5.5 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应有的作用 | 第53-58页 |
5.5.1 重新定位,提升民办高校社会地位 | 第53页 |
5.5.2 加大对民办高校资金支持力度 | 第53-54页 |
5.5.3 法制先行,加强财务审计与公开 | 第54-55页 |
5.5.4 尊重人才,落实公平待遇 | 第55-56页 |
5.5.5 扩大招生自主权 | 第56页 |
5.5.6 有所区分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