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6-7页 |
第2章 行为是犯罪的基石 | 第7-13页 |
2.1 行为是犯罪基石的具体表述 | 第7-8页 |
2.2 为什么行为是犯罪的基石 | 第8-13页 |
第3章 客观主义在刑法中的体现及其意义 | 第13-17页 |
3.1 客观主义的体现 | 第13-14页 |
3.2 客观主义的意义 | 第14-17页 |
第4章 行为理论的意义 | 第17-20页 |
4.1 行为理论确立了犯罪是行为,为保障人权提供了基础 | 第17-18页 |
4.2 行为是构建犯罪论体系的核心 | 第18页 |
4.3 行为是发挥客观主义功能的前提 | 第18-20页 |
第5章 现有的行为理论研究概况及不足 | 第20-28页 |
5.1 存在论意义的行为 | 第22-23页 |
5.2 功能论意义上的行为 | 第23-24页 |
5.3 评价论意义上的行为 | 第24页 |
5.4 否定论意义上的行为 | 第24页 |
5.5 描述论意义上的行为 | 第24-25页 |
5.6 特征论意义上的行为 | 第25-26页 |
5.7 层次论意义上的行为 | 第26页 |
5.8 基石论意义上的行为 | 第26-28页 |
第6章 行为理论的反思 | 第28-42页 |
6.1 犯罪是行为并不代表犯罪仅仅是行为 | 第28-31页 |
6.2 诸多行为理论的不足并未影响到实践中的定罪 | 第31-35页 |
6.3 行为理论研究的目的是认清行为和认定犯罪 | 第35-36页 |
6.4 犯罪中行为的认定需要依靠其他的因素 | 第36-42页 |
第7章 结语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