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与归属:道教认同的文化史考察
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7-45页 |
一、研究动机与问题意识:从处境到定义 | 第17-22页 |
二、既往相关研究概述 | 第22-39页 |
三、研究的步骤与方式 | 第39-45页 |
第一章 认同:道教信仰的真问题 | 第45-69页 |
第一节 道教认同的基本概念 | 第45-55页 |
一、认同抑或身份,一个不得不面对的诘难 | 第46-51页 |
二、边缘中的认同 | 第51-55页 |
第二节 道教认同的分层 | 第55-69页 |
一、道教认同的深度 | 第56-60页 |
二、道教的记忆与认同 | 第60-67页 |
三、道教认同与文化定位 | 第67-69页 |
第二章 边缘处境中的道教 | 第69-109页 |
第一节 道教对边缘的自我认同 | 第70-99页 |
一、边缘史与历史中的边缘——道教历史上的边缘认同 | 第72-92页 |
二、道教仪式的边缘性 | 第92-99页 |
第二节 个体与边缘群体的道教认同 | 第99-109页 |
一、山林中的自我超越 | 第99-103页 |
二、道教与民族文明的共构 | 第103-109页 |
第三章 道教文化归属的自觉 | 第109-147页 |
第一节 道教对主流文化的认同 | 第109-132页 |
一、边缘至归属——历史的流变 | 第110-122页 |
二、佛道之争中道教文化归属的凸显 | 第122-126页 |
三、敞开神殿之门——道教对神祠信仰的吸纳 | 第126-132页 |
第二节 他者如何看待道教——道教文化归属中的他认 | 第132-147页 |
一、伦理思想的共融:儒家对道教的认同 | 第132-136页 |
二、官方崇道与神祠宗教的道教参与 | 第136-140页 |
三、认同道教即认同中国文化 | 第140-147页 |
第四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教的多层认同与多元身份 | 第147-163页 |
第一节 负阴而抱阳:边缘与归属的张力与融合 | 第147-155页 |
一、边缘与归属的张力 | 第148-152页 |
二、边缘与归属的合力 | 第152-155页 |
第二节 乾坤定而生变化:作为历史过程的道教 | 第155-163页 |
一、时间维度中道教形态的转变 | 第155-159页 |
二、逆生长:向下扎根的道教 | 第159-163页 |
结语:阴阳和合构成的多重认同体系 | 第163-167页 |
一、边缘与归属同道教群体认同的关联 | 第163-165页 |
二、认同:杂多的统一 | 第165-167页 |
后记 | 第167-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169-178页 |
致谢 | 第178-1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