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O-linked β-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OGT)对TET双加氧酶家族的不同调控机制

内容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31页
    1.1 染色质的动态调节第11-13页
    1.2 DNA甲基化第13-14页
    1.3 DNA甲基化与转录抑制第14页
    1.4 甲基化诱导基因沉默的机制第14-15页
    1.5 DNA甲基转移酶第15-19页
    1.6 DNA去甲基化第19-20页
    1.7 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双加氧酶家族第20-24页
    1.8 Tet蛋白和5hmC在细胞核内的功能第24-26页
    1.9 OGT(O-linked -N-乙酰葡萄糖胺转移酶)第26-31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1-58页
    2.1 实验材料第31-42页
        2.1.1 常用试剂第31-32页
        2.1.2 酶类第32页
        2.1.3 试剂盒第32页
        2.1.4 实验仪器第32-33页
        2.1.5 缓冲液配方第33-37页
        2.1.6 蛋白表达质粒第37-38页
        2.1.7 抗体第38-40页
        2.1.8 基因克隆引物第40-41页
        2.1.9 小鼠第41-42页
    2.2 实验方法第42-58页
        2.2.1 总RNA提取第42页
        2.2.2 反转录获得cDNA第42-43页
        2.2.3 PCR扩增目的片段第43-44页
        2.2.4 PCR产物回收第44-45页
        2.2.5 PCR产物和载体的酶切及连接第45页
        2.2.6 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第45-46页
        2.2.7 挑取单克隆第46页
        2.2.8 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第46-47页
        2.2.9 定点突变第47-48页
        2.2.10 细胞传代第48页
        2.2.11 细胞冻存第48-49页
        2.2.12 细胞复苏第49页
        2.2.13 细胞转染第49-50页
        2.2.14 免疫共沉淀第50页
        2.2.15 免疫印迹第50-51页
        2.2.16 银染第51-52页
        2.2.17 质谱鉴定蛋白第52-53页
        2.2.18 基因组DNA抽提第53-54页
        2.2.19 Dot Blotting第54页
        2.2.20 免疫染色第54-55页
        2.2.21 甲基化免疫染色第55页
        2.2.22 免疫组化第55-58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58-80页
    引言第58-59页
    3.1 构建人源全长TET1,TET2,TET3的表达质粒第59-60页
    3.2 OGT是与TET3结合的主要蛋白第60-62页
    3.3 鉴定TET3和OGT相互作用的区域第62-64页
    3.4 OGT催化TET3发生O-GlcNAc糖基化修饰第64-65页
    3.5 OGT以一种酶活依赖的方式促进TET3出核第65-67页
    3.6 TET3核定位序列的鉴定第67页
    3.7 OGT促进TET3出核第67-70页
    3.8 OGT通过影响TET3的亚细胞定位来负调控TET3催化5hmC的活性第70-71页
    3.9 LMB拮抗OGT对TET3的负调控效应第71-72页
    3.10 DON拮抗OGT对TET3的负调控效应第72-73页
    3.11 OGT催化TET1和TET2发生O-GlcNAc修饰第73-74页
    3.12 OGT不影响TET1,TET2的亚细胞定位以及其酶活性第74-76页
    3.13 葡萄糖的浓度能够调节TET3的O-GlcNAc修饰以及亚细胞定位第76-77页
    3.14 OGA影响TET3的O-GlcNAc修饰水平以及其亚细胞定位第77-79页
    3.15 高血糖促使Tet3出核第79-80页
第四章 讨论第80-83页
附录:缩略词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10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0-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OD-ENSO前兆遥相关的年代际变化及动力机制
下一篇:基于序列信息的两种赖氨酸翻译后修饰位点的预测算法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