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问题探讨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1.引言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13-15页
        1.2.1 股权激励效应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1.2.2 股权激励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14-15页
        1.2.3 文献评述第15页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5-16页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6-18页
2.股权激励计划的基础理论第18-22页
    2.1 概念界定第18-19页
        2.1.1 股权激励第18页
        2.1.2 公司绩效第18-19页
    2.2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第19-20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19页
        2.2.2 人力资本理论第19-20页
        2.2.3 双因素理论第20页
    2.3 股权激励的模式第20-22页
        2.3.1 现股激励第21页
        2.3.2 期股激励第21页
        2.3.3 期权激励第21-22页
3.股权激励计划的决策内容及其效果评价方法第22-27页
    3.1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合理性分析第22-23页
        3.1.1 行业竞争及政策环境因素的影响第22页
        3.1.2 公司治理结构及特征因素的影响第22-23页
    3.2 股权激励计划的方案制定第23-24页
        3.2.1 确定激励的规模第23页
        3.2.2 选择激励的方式第23-24页
        3.2.3 设置激励的条件第24页
        3.2.4 设定激励的对象及价格第24页
    3.3 股权激励计划的效果评价方法第24-27页
        3.3.1 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第24-25页
        3.3.2 股权激励计划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第25页
        3.3.3 股权激励计划产生的市场反应第25-27页
4.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背景、过程及效果评价第27-38页
    4.1 格力电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背景第27-29页
        4.1.1 格力电器的经营状况第27-28页
        4.1.2 格力电器的财务状况第28-29页
    4.2 格力电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合理性分析第29-31页
        4.2.1 行业竞争及政策环境的影响第29-30页
        4.2.2 公司治理结构及特征的影响第30-31页
    4.3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的方案介绍第31-34页
        4.3.1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的股份数量及相关条款第31-32页
        4.3.2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过程及结果第32-34页
    4.4 格力电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效果评价第34-38页
        4.4.1 格力电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第34-35页
        4.4.2 格力电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第35-37页
        4.4.3 格力电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对市场反应的影响第37-38页
5.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构成要素的具体分析第38-45页
    5.1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规模第38-39页
        5.1.1 格力电器产权结构因素的影响第38-39页
        5.1.2 格力电器员工薪酬体系因素的影响第39页
    5.2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方式第39-40页
        5.2.1 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的比较第39-40页
        5.2.2 限制性股票和虚拟股票的比较第40页
    5.3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条件第40-41页
        5.3.1 企业考核指标第40-41页
        5.3.2 个人考核指标第41页
    5.4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的激励对象及价格第41-45页
        5.4.1 格力电器行业特征因素的影响第42页
        5.4.2 格力电器公司规模因素的影响第42-43页
        5.4.3 格力电器成长周期因素的影响第43-45页
6.基于格力电器股权激励计划案例的启示第45-49页
    6.1 格力电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经验第45-46页
        6.1.1 选择合理的激励方式第45页
        6.1.2 确定适当的激励规模第45-46页
        6.1.3 划分恰当的激励对象第46页
    6.2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重点问题第46-49页
        6.2.1 避免股票来源单一,国有资产流失第46-47页
        6.2.2 设置恰当的激励条件,平衡收益与风险第47页
        6.2.3 制定合理的行权价格,以免损害股东的权益第47-49页
7.结束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后记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险资举牌动因与效应--以“宝能系”举牌万科为例
下一篇:蒙牛要约收购雅士利的动因及绩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