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甘蓝型油菜骨干亲本7-5千粒重的遗传改良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语表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2页
    1.1 油菜产量构成因子的遗传研究第12-16页
        1.1.1 单株有效角果数性状的遗传研究第12页
        1.1.2 每角粒数性状的遗传研究第12-13页
        1.1.3 千粒重性状的遗传研究第13-14页
        1.1.4 株型的遗传研究第14-16页
    1.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第16-18页
    1.3 RAD-seq 测序技术第18-19页
    1.4 小孢子培养技术及其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第19-20页
    1.5 本研究的意义与目的第20-22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2-29页
    2.1 实验材料第22-23页
        2.1.1 实验材料第22页
        2.1.2 材料的种植和管理第22-23页
    2.2 技术路线第23页
    2.3 实验方法第23-29页
        2.3.1 叶片总DNA的提取第23-24页
        2.3.2 用于背景选择的分子标记及PCR反应体系第24-25页
        2.3.3 PCR扩增产物的检测及数据统计分析第25-26页
        2.3.4 田间自交和杂交第26页
        2.3.5 性状考察第26-27页
        2.3.6 Bulk池筛选与千粒重性状连锁的标记第27页
        2.3.7 RAD-seq测序第27-28页
        2.3.8 小孢子培养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44页
    3.1 BC_2F_1世代群体遗传背景分析与选择第29-30页
    3.2 BC_3F_1世代群体遗传背景分析与选择第30-32页
    3.3 BC_4F_1和BC_3F_2世代群体的分析与选择第32-34页
    3.4 BC_4F_2和BC_3F_3世代群体的分析与选择第34-39页
        3.4.1 BC_4F_2和BC_3F_3世代群体千粒重性状考察第34-35页
        3.4.2 构建Bulk池筛选与千粒重性状连锁的标记第35-38页
        3.4.3 BC_4F_3和BC_3F_4群体的获得第38-39页
    3.5 BC_4F_3和BC_3F_4世代群体前景选择第39-40页
    3.6 BC_4F_4和BC_3F_5世代的选择第40页
    3.7 BC_4F_5和BC_3F_6世代群体综合评价第40-43页
        3.7.1 基因组背景分析第40-41页
        3.7.2 产量相关性状考察第41-43页
    3.8 小孢子培养获得再生苗第43-44页
4 讨论第44-47页
    4.1 分子标记应用于传统育种第44页
    4.2 简化基因组测序的应用第44-46页
    4.3 小孢子培养技术的应用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低酚棉材料
下一篇: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穗夹角的QTL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