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运行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2页 |
三、理论和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突发事件应急反应概述 | 第20-29页 |
第一节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 | 第20-24页 |
一、突发事件的涵义与特点 | 第20-22页 |
二、应急管理的涵义与特征 | 第22-24页 |
第二节 应急反应 | 第24-29页 |
一、应急管理过程的划分阶段 | 第24-25页 |
二、应急反应及其原则 | 第25-29页 |
第三章 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运行机制内容 | 第29-39页 |
第一节 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运行机制内容 | 第29-31页 |
一、运行机制的涵义 | 第29-30页 |
二、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运行机制的内容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决策指挥机制 | 第31-33页 |
第三节 沟通协调机制 | 第33-36页 |
第四节 启动预案机制 | 第36-39页 |
第四章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运行机制的现状 | 第39-52页 |
第一节 汶川地震中应急反应运行机制的经验分析 | 第39-44页 |
一、政府决策指挥快速有力 | 第39-41页 |
二、各救灾主体沟通协调顺畅 | 第41-43页 |
三、各项应急预案及时启动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44-52页 |
一、决策指挥人员素质不高 | 第44-46页 |
二、信息管理能力不强 | 第46-47页 |
三、协调机制不健全 | 第47-48页 |
四、社会参与不够 | 第48-49页 |
五、应急预案不完备 | 第49-52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运行机制的建议 | 第52-64页 |
第一节 加强政府应急决策指挥能力 | 第52-56页 |
一、提高决策者的素质 | 第52-53页 |
二、加快信息系统的现代化 | 第53-55页 |
三、充分发挥智囊机构的作用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健全沟通协调机制 | 第56-60页 |
一、提高各职能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 | 第56-57页 |
二、建立目标责权体系 | 第57页 |
三、构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多边合作网络 | 第57-60页 |
第三节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第60-64页 |
一、完善应急预案的内容 | 第61-62页 |
二、加强预案的演练落实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