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前言 | 第9-24页 |
| ·伊维菌素研究进展 | 第9-15页 |
| ·阿维菌素类药物研究概况 | 第9-12页 |
| ·伊维菌素作用机理 | 第12-13页 |
| ·伊维菌素抗虫谱 | 第13页 |
| ·伊维菌素耐药性研究 | 第13-14页 |
| ·伊维菌素药动学研究 | 第14-15页 |
| ·阿苯达唑研究进展 | 第15-20页 |
| ·苯并咪唑类药物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 ·阿苯达唑结构特点 | 第16页 |
| ·阿苯达唑抗虫谱 | 第16-17页 |
| ·苯并咪唑类药物作用机理 | 第17页 |
| ·阿苯达唑耐药性研究 | 第17-19页 |
| ·阿苯达唑药动学研究 | 第19-20页 |
| ·联合用药对药动学特征的影响 | 第20-21页 |
| ·吸收过程 | 第21页 |
| ·分布过程 | 第21页 |
| ·代谢过程 | 第21页 |
| ·排泄过程 | 第21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及药品 | 第24页 |
| ·衍生化试剂 | 第24页 |
| ·试验动物及寄生虫感染情况 | 第24-25页 |
| ·试验方法 | 第25-29页 |
| ·建立绵羊血浆伊维菌素HPLC 测定方法 | 第25-27页 |
| ·测定各时间点血浆伊维菌素含量 | 第27页 |
| ·建立血浆阿苯达唑及代谢产物HPLC 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 ·测定各时间点绵羊血浆阿苯达唑及代谢产物含量 | 第28页 |
| ·药时数据的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2页 |
| ·伊维菌素血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结果 | 第29-33页 |
| ·色谱图 | 第29-30页 |
| ·标准曲线 | 第30-31页 |
| ·最低检测限和最低定量限 | 第31页 |
| ·回收率 | 第31-32页 |
| ·精密度试验 | 第32页 |
| ·伊维菌素衍生化物稳定性试验 | 第32-33页 |
| ·伊维菌素血浆药物浓度的测定结果 | 第33-35页 |
| ·阿苯达唑血浆药物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结果 | 第35-39页 |
| ·色谱图 | 第35-37页 |
| ·标准曲线和最低检测限 | 第37-39页 |
| ·回收率与变异系数 | 第39页 |
| ·阿苯达唑血浆药物浓度的测定结果 | 第39-42页 |
| 4 讨论 | 第42-47页 |
| ·伊维菌素血浆药物浓度HPLC 检测方法 | 第42-43页 |
| ·伊维菌素在蠕虫感染绵羊体内药动学特征 | 第43-45页 |
| ·阿苯达唑血浆药物浓度HPLC 检测方法 | 第45页 |
| ·阿苯达唑及其代谢产物在蠕虫感染绵羊体内药动学特征 | 第45页 |
| ·联合用药对IVM 和ABZ 代谢产物药动学的相互影响 | 第45-46页 |
| ·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 第46-47页 |
| 5 结论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 作者简介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