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机械传动机构论文--啮合传动论文--齿轮及齿轮传动论文

主减速器准双曲面齿轮的优化研究与试验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概述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1-14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4-15页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5-16页
        1.4.1 研究目标第15页
        1.4.2 研究内容第15页
        1.4.3 拟解决关键问题第15-16页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第16-17页
    1.6 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第17页
        1.6.1 预期研究成果第17页
        1.6.2 创新性第17页
第2章 准双曲面齿轮系统动态耦合振动机理分析第17-22页
    2.1 外部激励第18-19页
    2.2 内部激励第19-22页
        2.2.1 轮齿啮合冲击振动激励第19页
        2.2.2 轮齿时变啮合刚度第19-20页
        2.2.3 齿轮系统误差激励第20-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页
第3章 准双曲面齿轮耦合振动特性研究第22-85页
    3.1 准双曲面齿轮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的建立第23-31页
        3.1.1 准双曲面齿轮接触力分析第23-27页
        3.1.2 准双曲面齿轮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第27-31页
    3.2 齿轮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的确定第31-39页
        3.2.1 等效集中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第31-32页
        3.2.2 等效刚度与等效阻尼第32-37页
        3.2.3 轮齿时变啮合刚度和平均啮合阻尼第37-39页
    3.3 齿轮系统振动激励确定第39-42页
        3.3.1 齿轮综合啮合误差激励第39-40页
        3.3.2 齿轮系统发动机激励第40-42页
    3.4 动力学模型求解第42-46页
        3.4.1 模型求解方法第42-45页
        3.4.2 动力学微分方程数值分析第45-46页
    3.5 齿侧间隙对准双曲面齿轮系统耦合振动影响第46-59页
        3.5.1 振动位移结果第47-53页
        3.5.2 振动加速度结果第53-59页
    3.6 啮合刚度对准双曲面齿轮系统耦合振动影响第59-72页
        3.6.1 振动位移结果第59-66页
        3.6.2 振动加速度结果第66-72页
    3.7 齿形压力角对准双曲面齿轮系统耦合振动影响第72-85页
        3.7.1 振动位移结果第72-79页
        3.7.2 振动加速度结果第79-85页
    3.8 本章小结第85页
第4章 准双曲面齿轮系统仿真分析第85-116页
    4.1 准双曲面齿轮建模方法的研究第86-88页
        4.1.1 球面渐开线的形成原理第87页
        4.1.2 扫掠轨迹线的形成第87-88页
    4.2 主被齿模型的建立第88-92页
        4.2.1 被齿渐开线及轮齿齿廓基本曲线第88-89页
        4.2.2 被齿模型的建立第89-90页
        4.2.3 主动齿轮的滚切运动及模型的建立第90-92页
        4.2.4 准双曲面齿轮的装配及干涉检查第92页
    4.3 准双曲面齿轮动力学仿真第92-107页
        4.3.1 准双曲面齿轮系统模型导入第93-96页
        4.3.2 仿真模型的求解与结果分析第96-98页
        4.3.3 啮合刚度改变对准双曲面齿轮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第98-102页
        4.3.4 压力角改变对准双曲面齿轮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第102-104页
        4.3.5 齿侧间隙改变对准双曲面齿轮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第104-105页
        4.3.6 时变啮合刚度、齿侧间隙以及压力角改变对准双曲面齿轮动力学特性的综合影响第105-107页
    4.4 准双曲面齿轮有限元分析第107-116页
        4.4.1 准双曲面齿轮实体模型的简化处理第107-108页
        4.4.2 主被齿模型网格划分第108-109页
        4.4.3 被齿的有限元模型前处理第109-110页
        4.4.4 主齿有限元模型前处理第110-112页
        4.4.5 主被齿有限元模型的组件的建立第112-113页
        4.4.6 准双曲面齿轮的动态啮合仿真结果分析第113-114页
        4.4.7 压力角变化准双曲面齿轮动态啮合特性的影响第114-116页
    4.5 本章小结第116页
第5章 准双曲面齿轮系统试验分析第116-129页
    5.1 测试系统的基本原理第117-118页
    5.2 测试系统的主要功能第118-119页
    5.3 测试系统的组成第119-120页
    5.4 齿侧间隙对振动影响的试验分析第120-122页
    5.5 整车路试试验第122-128页
    5.6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29-132页
    6.1 总结第129-130页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第130-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8页
作者在硕士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换乘站内部流线的仿真与优化研究
下一篇:燃气轮机燃烧优化和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