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完善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2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概述 | 第16-20页 |
2.1 土壤污染防治及土壤污染的特征 | 第16页 |
2.2 土壤污染的来源及途径 | 第16-17页 |
2.3 土壤污染立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17页 |
2.4 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法理基础 | 第17-20页 |
2.4.1 环境公平原则 | 第18页 |
2.4.2 环境正义原则 | 第18-20页 |
3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与不足 | 第20-25页 |
3.1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现状 | 第20-21页 |
3.1.1 《宪法》相关规定 | 第20页 |
3.1.2 《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 | 第20-21页 |
3.1.3 其他专项立法中的相关规定 | 第21页 |
3.1.4 地方立法中的相关规定 | 第21页 |
3.2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不足 | 第21-25页 |
3.2.1 缺乏土壤污染防治专项立法 | 第22页 |
3.2.2 没有确立全方位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 第22-23页 |
3.2.3 缺失相应的法律制度 | 第23-24页 |
3.2.4 没有明确法律责任的认定 | 第24-25页 |
4 国外土壤污染防治立法概况及其借鉴 | 第25-34页 |
4.1 美国 | 第25-28页 |
4.1.1 超级基金法立法目的 | 第26页 |
4.1.2 超级基金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 第26-27页 |
4.1.3 超级基金的组成 | 第27页 |
4.1.4 超级基金的监管 | 第27-28页 |
4.2 日本 | 第28-30页 |
4.2.1 立法概况 | 第28-29页 |
4.2.2 日本《土壤污染对策法》 | 第29-30页 |
4.3 其他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概况 | 第30-32页 |
4.3.1 德国 | 第30-31页 |
4.3.2 俄罗斯 | 第31-32页 |
4.4 国外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 第32-34页 |
4.4.1 运用综合性立法 | 第32页 |
4.4.2 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 第32-33页 |
4.4.3 注重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 第33页 |
4.4.4 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 | 第33页 |
4.4.5 确立公众参与机制 | 第33-34页 |
5 完善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构想 | 第34-40页 |
5.1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专项立法 | 第34页 |
5.2 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 第34-36页 |
5.2.1 行政管理 | 第34-35页 |
5.2.2 经济支持 | 第35页 |
5.2.3 科学技术 | 第35页 |
5.2.4 宣传教育 | 第35-36页 |
5.3 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相应的法律制度 | 第36-38页 |
5.3.1 土壤污染预防法律制度 | 第36-37页 |
5.3.2 土壤污染治理法律制度 | 第37-38页 |
5.3.3 土壤污染整治资金保障制度 | 第38页 |
5.4 明确法律责任 | 第38-40页 |
5.4.1 民事责任 | 第39页 |
5.4.2 行政责任 | 第39页 |
5.4.3 刑事责任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