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序言 | 第13-17页 |
第一章 议事协调机构立法现状与缺陷分析 | 第17-22页 |
一、立法现状 | 第17-19页 |
(一) 行政法规的规定 | 第17-18页 |
(二) 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 第18-19页 |
二、立法缺陷分析 | 第19-22页 |
(一) 法律文件层级低 | 第20页 |
(二) 程序设计操作难 | 第20页 |
(三) 职权范围未界定 | 第20-21页 |
(四) 监督机制处盲区 | 第21页 |
(五) 规范视角存偏差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议事协调机构法治化的指导原则与相关考量要素 | 第22-28页 |
一、法治化的指导原则 | 第22-23页 |
(一) 职权法定原则 | 第22页 |
(二) 程序正当原则 | 第22-23页 |
(三) 组织效率原则 | 第23页 |
二、法治化的相关考量要素 | 第23-28页 |
(一) 机构改革路线要求 | 第24页 |
(二) 部际协调法治趋势 | 第24-25页 |
(三) 相关法律衔接情况 | 第25-26页 |
(四) 现实立法阻力问题 | 第26页 |
(五) 类似机制分工安排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议事协调机构设立、撤销、变更制度的法制安排 | 第28-36页 |
一、设立制度的法制安排 | 第28-33页 |
(一) 明确设立标准 | 第28-30页 |
(二) 优化设立程序 | 第30-33页 |
二、撤销制度的法制安排 | 第33-34页 |
(一) 依申请撤销 | 第33-34页 |
(二) 依职权定期审核撤销 | 第34页 |
三、变更制度的法制安排 | 第34-36页 |
(一) 一般变更 | 第35页 |
(二) 重大变更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议事协调机构职权及工作制度的法制安排 | 第36-42页 |
一、机构职权的法制安排 | 第36-38页 |
(一) 政策制定权 | 第36页 |
(二) 立法建议权 | 第36页 |
(三) 专门事项决定权 | 第36-37页 |
(四) 审议权 | 第37页 |
(五) 应急处置权 | 第37页 |
(六) 领导管理权 | 第37页 |
(七) 监督权 | 第37-38页 |
(八) 其他职权 | 第38页 |
二、工作制度的法制安排 | 第38-42页 |
(一) 会议制度 | 第38-39页 |
(二) 联络制度 | 第39-40页 |
(三) 专家咨询制度 | 第40-42页 |
第五章 议事协调机构监督机制的法制安排 | 第42-48页 |
一、内部监督的法制安排 | 第42-44页 |
(一) 完善财务监督 | 第42-43页 |
(二) 完善监察监督 | 第43-44页 |
二、外部监督的法制安排 | 第44-48页 |
(一) 完善人大监督 | 第44页 |
(二) 完善司法监督 | 第44-46页 |
(三) 完善社会监督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