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效果研究--基于东北财经大学学生的调查分析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9-1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1-17页
    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6页
        2.2.1 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学习效果的概念研究第12-13页
        2.2.2 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3-14页
        2.2.3 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学习效果的对策研究第14-16页
    2.3 国内外研究不足第16-17页
3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学习效果研究分析第17-41页
    3.1 研究样本第17页
    3.2 测试材料第17-18页
        3.2.1 自编人口学问卷第17页
        3.2.2 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学习效果量表第17-18页
        3.2.3 访谈提纲问题(补充问卷)第18页
    3.3 施测程序第18页
    3.4 数据处理及统计第18-19页
    3.5 研究结果第19-39页
        3.5.1 前测-后测问卷基本人口统计学资料分析第19-20页
        3.5.2 前测-后测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学习效果量表结果分析第20-38页
        3.5.3 前测-后测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学习效果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第38-39页
    3.6 基本结论第39-41页
4 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的学习效果的因素分析第41-49页
    4.1 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第41-42页
        4.1.1 教师个人特点发挥受限第41-42页
        4.1.2 重科研成果轻德育教学第42页
    4.2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第42-44页
        4.2.1 学习态度不端正,竞争意识不健康第42-43页
        4.2.2 不关心公共事务,道德感正义感缺失第43页
        4.2.3 理想信念模糊,人生观价值观不清第43-44页
    4.3 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存在问题第44-46页
        4.3.1 教学方法呆板第44-45页
        4.3.2 教学环节薄弱第45-46页
    4.4 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有影响第46-47页
        4.4.1 社会现实环境的影响第46页
        4.4.2 网络虚拟环境带来的影响第46-47页
    4.5 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第47-49页
        4.5.1 考试内容死板,考试方式单一第47-48页
        4.5.2 缺乏成绩的形成性评价第48-49页
5 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教育课程学习效果的对策分析第49-63页
    5.1 加强教育者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第49-52页
        5.1.1 不断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第49-50页
        5.1.2 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第50-51页
        5.1.3 提高完善大学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打造素质过硬的辅导员团队第51-52页
    5.2 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第52-56页
        5.2.1 充分利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课堂教学活动第52页
        5.2.2 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第52-53页
        5.2.3 培养正确健康人际价值观第53-54页
        5.2.4 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第54-56页
    5.3 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第56-58页
        5.3.1 改进教学方法第56页
        5.3.2 创新教学模式第56-57页
        5.3.3 改革完善课堂教学内容第57-58页
    5.4 优化教育环境,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第58-61页
        5.4.1 构建高效的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平台第58页
        5.4.2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优化网络教育环境第58-59页
        5.4.3 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良好政治环境第59页
        5.4.4 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适度恰当的经济环境第59-60页
        5.4.5 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良好文化环境第60页
        5.4.6 构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良好高校环境第60-61页
    5.5 完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制度,形成多种探究性教学的评价考核制度第61-63页
        5.5.1 变革考试内容,创新考试形式第61页
        5.5.2 变革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方式,建立多元化评价考核制度第61-63页
6 研究发现与讨论第63-65页
    6.1 研究发现第63-64页
    6.2 对本研究的展望第64-65页
附录第65-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后记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女硕士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两所高校为例
下一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