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2-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第14-16页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第16-19页 |
第一章 环境公益诉讼鉴定评估机制的内涵 | 第19-28页 |
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鉴定评估机制的相关概念界说 | 第19-23页 |
一、环境公益诉讼界说 | 第19-21页 |
二、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界说 | 第21-22页 |
三、环境公益诉讼鉴定评估机制界说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环境公益诉讼鉴定评估机制的评估范围界定 | 第23-26页 |
一、环境污染直接损失 | 第24页 |
二、环境污染间接损失 | 第24-26页 |
第三节 环境公益诉讼鉴定评估机制的主要特征 | 第26-28页 |
一、鉴定评估活动的公益性 | 第26页 |
二、鉴定评估条件的易灭失性 | 第26-27页 |
三、鉴定评估对象的多样性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环境公益诉讼鉴定评估机制现存主要困境及其成因 | 第28-39页 |
第一节 环境公益诉讼鉴定评估的价值理念尚不明确 | 第28-30页 |
一、行政机关“GDP至上”的工作观念 | 第28-29页 |
二、法院“过度依赖鉴定意见”的审判思维 | 第29-30页 |
三、鉴定评估主体“过度市场化”的行为理念 | 第30页 |
第二节 环境公益诉讼鉴定评估机制的核心要素尚不健全 | 第30-34页 |
一、鉴定评估主体能力弱且公信力不足 | 第30-31页 |
二、鉴定评估技术标准欠缺且相互冲突 | 第31-33页 |
三、鉴定评估程序不规范且不统一 | 第33页 |
四、鉴定评估费用过高且无统一标准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环境公益诉讼鉴定评估机制的制度保障尚不完善 | 第34-39页 |
一、立法制度的不完备 | 第34-37页 |
二、审判制度的内在矛盾 | 第37-38页 |
三、监管制度的不健全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环境公益诉讼鉴定评估机制的完善路径 | 第39-52页 |
第一节 明确环境公益诉讼鉴定评估的价值理念 | 第39-40页 |
一、行政机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观念 | 第39-40页 |
二、法院坚持“依法独立判断”的审判思维 | 第40页 |
三、鉴定评估主体秉承“客观中立公正”的行为理念 | 第40页 |
第二节 健全环境公益诉讼鉴定评估机制的核心要素 | 第40-45页 |
一、设立专业化的鉴定评估主体 | 第41-42页 |
二、构建统一化的鉴定评估技术标准 | 第42-43页 |
三、设置规范化的鉴定评估程序 | 第43-44页 |
四、拓展多元化的鉴定评估资金来源 | 第44-45页 |
第三节 完善环境公益诉讼鉴定评估机制的制度保障 | 第45-52页 |
一、重视顶层立法制度设计 | 第45-46页 |
二、创新法院审判制度 | 第46-49页 |
三、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