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写作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 1.3.1 本文主要内容 | 第15页 |
| 1.3.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 第2章 公平竞争审查现状 | 第17-26页 |
| 2.1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主要内容 | 第17-22页 |
| 2.1.1 审查对象 | 第17-18页 |
| 2.1.2 审查方式 | 第18-19页 |
| 2.1.3 审查标准 | 第19-20页 |
| 2.1.4 促进机制 | 第20-21页 |
| 2.1.5 配套措施 | 第21-22页 |
| 2.2 公平竞争审查之困境 | 第22-26页 |
| 2.2.1 公平竞争审查主要目的 | 第22-23页 |
| 2.2.2 公平竞争审查陷入困境 | 第23-26页 |
| 第3章 公平竞争审查困境之博弈论解释 | 第26-38页 |
| 3.1 利益博弈理论 | 第26-30页 |
| 3.1.1 博弈论由来与发展 | 第26页 |
| 3.1.2 博弈分析基本假设 | 第26-28页 |
| 3.1.3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 第28页 |
| 3.1.4 博弈分析基本模型 | 第28-30页 |
| 3.2 公平竞争审查博弈模型构建 | 第30-35页 |
| 3.2.1 博弈主体 | 第30-32页 |
| 3.2.2 博弈战略 | 第32页 |
| 3.2.3 博弈收益 | 第32-35页 |
| 3.3 公平竞争审查困局形成的原因 | 第35-38页 |
| 3.3.1 府际间被普遍认可的沟通协商机制阙如 | 第35-36页 |
| 3.3.2 公平竞争审查缺乏适当的利益调整机制 | 第36-38页 |
| 第4章 破解公平竞争审查困局主要路径 | 第38-47页 |
| 4.1 协商合作是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 | 第39-41页 |
| 4.1.1 协商合作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 第39-40页 |
| 4.1.2 构建协商合作机制具体设想 | 第40-41页 |
| 4.2 收益共享是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 | 第41-44页 |
| 4.2.1 收益共享利于平衡府际利益冲突 | 第41-43页 |
| 4.2.2 建立公平为导向的收益共享机制 | 第43-44页 |
| 4.3 独立评估机制是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效实施的保障 | 第44-47页 |
| 4.3.1 评估主体应独立公正 | 第44-45页 |
| 4.3.2 评估程序应公开透明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页 |